青岛优诺叁号口腔李书娅医生:10余年专注牙颌矫正与数字化种植
走进青岛优诺叁号口腔门诊部,总能看到一位戴着口罩却眼神温和的医生在耐心地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案,她就是从业10余年的口腔执业医师李书娅。从院校毕业后,李书娅一直扎根临床一线,将技术与本土化需求相结合,尤其在青少年牙颌畸形矫正和数字化种植领域积累了扎实经验。
矫正技术:兼顾功能与美观的个性化方案
每天清晨,李书娅都会提前到诊室检查矫正患者的牙模。"每个牙齿0.1毫米都会影响终",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在矫正方面,她特别关注面部整体协调性,曾有位30岁的设计总监因前牙突出影响自信,经过两年个性化矫正后,不仅咬合功能改善,侧颜线条也变得更加柔和。
对于青少年早期干预,李书娅有一套独特的评估体系。她认为12-16岁是矫正黄金期,但需要根据骨骼发育情况把握力道。有个初中生因"地包天"被同学取笑,经过阶段性矫正后,家长特意送来孩子毕业照——照片里自信的笑容成了好的治疗证明。
数字化种植:度直达微米级
在种植牙领域,李书娅早已告别"凭手感"的时代。门诊部的数字化导板种植系统能实现术前三维模拟,有位六十多岁的退休教师缺牙多年,牙槽骨条件较差,通过CT数据重建和种植导航技术,终植入的种植体偏差控制在0.3毫米内。术后老人摸着稳固的新牙感慨:"早该来试试这"。
微创理念贯穿她所有治疗过程。去年有位怕疼的年轻白领需要拔除阻生智齿,李书娅采用微创器械配合超声骨刀,20分钟手术几乎零肿胀。患者第二天就正常上班的,现在仍是护士们向紧张患者举例的经典故事。
持续精进:每年200小时的进修
在同事眼中,李书娅的办公桌永远堆着新期刊。她坚持每年参加国内外会议,近刚结束的口腔种植学会年会上,她带回了动态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心得。有次为复杂病例制定方案,她连夜查阅了三十多篇文献,第二天带着布满笔记的iPad与患者详谈各种可能性。
这位言语不多的医生更愿用说话。诊室墙上挂着患者送来的书法作品——"齿如编贝",简单的四个字,或许就是对她十余年坚守好的诠释。在青岛优诺叁号口腔的门诊排班表上,李书娅的预约档期总是排得满,但每个初诊患者仍能获得少30分钟的详细沟通时间。
从医学生到医师,李书娅完成了超过5000例口腔治疗。当问及职业感悟时,她正为一位中学生调整托槽:"看到矫正器摘除时患者眼里的光,就是这份工作珍贵的时刻。"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日复一日对的追求,这大概就是医者本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