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议每年少洁牙一次?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近几年,洁牙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但很多人对洁牙仍然存在误解,认为“刷牙就够了”“洁牙会让牙缝变大”。其实,洁牙是口腔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定期洁牙不仅能保持牙齿健康,还能预防多种口腔疾病。今天我们就来关于洁牙你需要知道的事。
洁牙到底是什么?和刷牙有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洁牙是通过仪器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和色素沉积的过程。刷牙只能清洁牙齿表面,但对已经形成的牙结石和深层牙菌斑为力,而这些正是导致牙龈炎、牙周病甚牙齿松动的“元凶”。
洁牙分为超声波洁牙和喷砂洁牙两种。超声波洁牙主要清除较硬的牙结石,而喷砂洁牙则更适合去除烟渍、茶渍等色素沉积。医生会根据你的牙齿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整个过程一般30-60分钟,不会有明显不适。
关于洁牙的三大误区,你中了几个?
误区一:洁牙会让牙缝变大 实际上,牙缝变大是因为原先堆积的牙结石被清除后暴露了真实的牙齿状况。长期不洁牙的人,牙结石会“填满”牙缝,一旦清除自然会觉得牙缝变宽,但这恰恰说明洁牙是必要的。
误区二:刷牙认真就不需要洁牙 再认真的刷牙也无法牙结石,特别是牙龈线以下的部位。牙结石一旦形成,只能通过洁牙去除。
误区三:洁牙会伤害牙齿 正规的洁牙不会损伤牙釉质。洁牙器械的工作头在操作时是高频振动,而不是“刮”牙齿,只要操作规范,完全不用担心损伤问题。
哪些人特别需要定期洁牙?
1. 长期吸烟、喝茶、喝咖啡的人,容易堆积色素 2. 牙龈经常出血、红肿的人 3. 牙齿排列不整齐,清洁难度大的人 4. 正在做牙齿矫正的人 5. 备孕期的女性(孕期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龈问题)
一般来说,建议每年洁牙1-2次。如果已经有牙龈炎或牙周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护理,具体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洁牙后需要注意什么?
洁牙后的1-2天内,牙齿可能会对冷热刺激稍微敏感,这是正常现象。建议: - 24小时内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颜色深的食物 - 使用感牙膏缓解不适 - 坚持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 - 如果有明显不适,及时医生
如何选择靠谱的洁牙机构?
1. 查看医疗机构资质,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口腔诊所或医院 2. 询问洁牙设备的品牌和消毒流程 3. 看医生的背景和经验 4. 不要单纯追求,一些不规范的洁牙可能会伤害牙齿
后提醒大家,洁牙只是口腔护理的一部分。想要真正拥有健康牙齿,还需要每天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并定期做口腔检查。一口好牙不仅关乎美观,更是身体健康的重要。
如果你已经超过一年没有洁牙了,不妨抽个时间去口腔机构做个检查。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定期洁牙就是对自己牙齿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