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外科是干什么的?普通人需要了解的5个关键点
近有不少朋友问我:"口腔外科到底看什么病?拔个牙还要专门挂外科?"作为在医美行业工作多年的编辑,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的科室,其实和每个人的口腔健康都息息相关。
一、口腔外科不光是拔牙那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口腔外科就是拔牙的地方,其实它的业务范围广着呢。除了常见的智齿拔除,还包括:颌面部外伤缝合、牙槽骨修整、囊肿切除、唇腭裂修复等。我认识的一位口腔外科医生开玩笑说:"从嘴唇到喉咙,凡是需要动刀的活都归我们管。"
上周陪朋友去做种植牙,才知道原来需要先做牙槽骨评估,这也属于口腔外科的范畴。医生用仪器扫描后,很形象地给我们解释:"就像盖房子要打地基,种牙也得看骨头条件够不够。"
二、这些情况要赶紧挂口腔外科
根据医院数据统计,以下5种情况需要看口腔外科:
1. 智齿反复发炎、长歪影响邻牙
2. 口腔里摸到不明肿块或硬块
3. 外伤导致牙齿松动、脱落或颌骨骨折
4. 张嘴时有弹响或疼痛(可能是颞下颌关节问题)
5. 先天性唇腭裂等颌面畸形
特别提醒:如果发现口腔溃疡超过2周不愈合,一定要及时就诊,这不是危言耸听。
三、看诊前要做好这些准备
次去口腔外科难免紧张,建议做好这些准备能让就诊更顺利:
• 带上近期体检报告,特别关注凝血功能和血压指标
• 女性要避开生理期(尤其是需要拔牙的情况)
• 穿宽松衣物,别化浓妆(可能要拍面部CT)
• 提前用手机拍下患处的照片,方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
记得有次陪阿姨看诊,她特意记下了疼痛发作的时间和特点,医生直夸这样问诊效率高很多。
四、手术其实没想象中可怕
现在的口腔外科手术早已不是"榔头钳子齐上阵"的年代了。以常见的微创拔牙为例:
- 术前会用3D影像定位
- 采用电动手机分割牙齿
- 配合超声骨刀减少创伤
- 多数情况30分钟内就能完成
去年表弟拔阻生智齿,早上手术下午就能喝粥,第二天居然跑去上班了。当然具体情况还要遵医嘱,但确实不像老一辈说的要卧床好几天。
五、术后护理记住"三个三"原则
根据临床观察,做好术后护理能减少80%的并发症:
术后3小时:紧咬棉球止血,别吐口水
3天内:吃温凉软食,用对侧牙齿咀嚼
3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烫食刺激
有位护士长教过我一个小技巧:术后用冷藏的矿泉水瓶外敷,比冰袋更贴合面部曲线。但切记不要直接冰敷皮肤,中间要垫层毛巾。
写在后
口腔问题无小事,建议每半年到正规医院做次口腔检查。现在很多医院都有数字化口腔外科中心,从预约到复诊都能手机操作。记住,早发现早治疗,既能少受罪又能省下不少钱。下次如果有人再问你口腔外科的事,希望你能把这些实用信息分享给他们。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收藏转发。关于口腔健康,你还有哪些想了解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