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友睦口腔李飒医生:20年专注牙齿矫正,守护青少年的微笑自信
在深圳看牙,很多家长都会提到一个名字——李飒。这位在友睦口腔坐诊的主治医师,已经和牙齿打了20多年交道。从医院到高端口腔诊所,她把宝贵的职业年华都献给了正畸事业,特别是那些被牙齿不齐困扰的孩子们。
从博士到深圳正畸先锋
2006年夏天,李飒拿着口腔的博士学位证书走出校门时,可能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深圳正畸领域的拓荒者。在深圳市的16年里,她带着团队完成了数千例矫正,还培养了一批批正畸的研究生。
"那时候隐形牙套在国内刚起步,我们团队是深圳早开展无托槽矫正的。"聊起,李飒眼里总闪着光。她抽屉里珍藏的英国爱丁堡外认证证书,还有韩国光州全南大学的进修证明,记录着这位女医生对技术的执着追求。
给孩子矫正牙齿,远不止排齐那么简单
在友睦口腔的诊室里,经常能看到满脸青春痘的中学生。李飒总会先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别怕,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让你的笑容更漂亮。"这样的小细节,让很多紧张的孩子慢慢放松下来。
"12-16岁是矫正的黄金期,但绝不是简单地戴个牙套。"李飒解释道,她更关注矫正过程中颌骨的协调发育。有个初二男孩因为"地包天"自卑三年,经过她的功能性矫治,不仅牙齿整齐了,整个面型都得到改善,毕业典礼上终于敢露齿大笑了。
隐形矫正背后的匠心
在深圳写字楼里,很多白领都在李飒这里做过隐形矫正。她办公室挂着各种病例的矫治过程图,从初的石膏模型到数字化模拟,记录着每次0.2毫米的精细调整。
"很多人以为隐形牙套就是几副塑料模具,其实每个都要经过20多道工序。"李飒演示着电脑上的三维方案,可以清晰看到牙齿的每一帧动画。这种被称为"间接粘接技术"的操作,能让矫正时间缩短30%。
当牙周病遇上正畸难题
有位45岁的企业高管让李飒印象深刻。的牙周炎让他的前牙像"扇子"一样散开,多家医院都拒绝接诊。李飒花三个月先控制炎症,再用特殊矫治器一点点收拢,两年后这位患者带着全家人来道谢。
"成年人的矫正更要考虑牙槽骨状况,就像在沙地上盖房子,地基要先打好。"她总用这样生活化的比喻,让复杂的医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
把学术成果写在患者笑容里
虽然经常受邀在学术会议上讲课,李飒骄傲的时刻永远是拆矫治器那天。诊室墙上的照片墙记录着无数个这样的瞬间:有捂着嘴流泪的少女,有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更多的是穿着校服比"V"字的中学生。
近她正忙着筹备青少年正畸公益项目,"希望能帮更多孩子找回自信的笑容"。这句话也许能概括这位女医生20年的坚守——用守护每一份微笑的勇气。
在深圳,想要给孩子或自己做牙齿矫正的市民,不妨到福田区的友睦口腔看看。那里有位戴着细框眼镜的女医生,总能用温暖而的方式,为你定制专属的笑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