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种植牙医生黎燕怎么样?10年经验专注微创即刻种植
坐在宜昌伊呀中广口腔的诊室里,黎燕医生正在轻声和一位缺牙患者讲解种植方案。白大褂口袋里别着的三支不同颜色的记号笔,记录着她每天要处理的不同病例。从医10多年来,这个习惯一直没变。
从初出茅庐到种植
2010年刚毕业时,黎燕和其他年轻医生一样,需要跟着前辈学习基本的补牙、拔牙。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文静的姑娘后来会成为种植牙领域的行家。每天下班后多留两小时研究病例,周末参加各种进修班,渐渐地,种植牙成了她的方向。
"每颗牙的位置、角度都关系到终。"黎医生常说。正是这种较真的态度,让她在普通种植、即刻种植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在很多老患者专门找她做种植牙,就是看中她手法、快的特点。
把复杂技术变得简单
在黎医生的诊室,你会看到各种""设备——3D扫描仪、数字化导板...但她在意的是怎么让患者少受罪。有位70多岁的阿姨,牙槽骨条件不好,跑了四五家诊所都说要做骨移植。黎医生用微创种植技术,避开骨量不足的区域,当天就帮老人种上了临时牙。
"现在种牙不像以前那么可怕了。"这是黎医生常对患者说的话。她擅长的All-on-4种植技术,很多半口无牙的患者4颗种植体就能咀嚼功能。去年有位开餐馆的老板,周五种牙,周一就能正常吃饭,专门送来自己做的红烧肉感谢她。
不断精进的"手艺人"
虽然已经有10多年经验,黎医生每年还是会参加三四次培训。去年去杭州学习新的数字化种植技术,回来就改良了自己的手术流程。现在做微创种植,她都会先用电脑模拟受力情况,确保种植体位置合理。
在宜昌咿呀中广口腔,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黎医生拿着患者的口扫数据,在电脑前反复调整方案,有时候连午饭都忘了吃。"种牙不是买菜,不能将就"——这句话她对新来的助理说得多。
温暖的医者仁心
比起技术,更让患者感动的是黎医生的细心。她办公室抽屉里永远备着不同颜色的口罩——为了照顾做完手术不想被人看到的患者;每个病例都会手写注意事项,字迹工整得像打印的;复诊时会记得谁对薄荷味漱口水过敏...
有位退休教师送来锦旗,上面写着"种牙如种春风"。这或许是对黎燕医生好的评价——用缓解病痛,用温暖抚慰焦虑。在牙科椅那方寸之地,她十年如一日地践行着医者的初心。
如今在宜昌,不少缺牙患者口耳相传:"要种牙,找黎医生"。这简单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