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周病:不可忽视的口腔健康“隐形”
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吃苹果留下血印?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症状,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作为我国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牙周病影响着超80%的35岁以上人群,却常因早期不痛不痒被忽视。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潜伏在牙齿周围的健康隐患。

一、牙周病不是简单的“上火”
很多人把牙龈肿痛归结为“上火”,喝点凉茶就对付过去。实际上,牙周病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染,就像房子地基被白蚁蛀蚀。它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牙龈炎表现为红肿出血,此时及时治疗可完全;若发展为牙周炎,则会出现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二、三大危险信号要警惕
1. 刷牙出血:健康的牙龈不会轻易出血,这是早期的警告信号
2. 持续性口臭:牙菌斑堆积产生的硫化物会导致顽固性异味
3. 牙齿变长:其实是牙龈萎缩暴露了牙根,说明问题已发展到中期
三、这些习惯正在摧毁你的牙龈
• 横向用力刷牙:会磨损牙齿并伤害牙龈边缘
• 只用漱口水清洁:无法清除牙菌斑生物膜
• 抽烟:尼古丁会使牙龈血管收缩,掩盖出血症状
• 常年不洗牙:牙结石就像牙龈上的“水泥”,必须清除
四、科学防治记住这4步
步:改良巴氏刷牙法
牙刷45度角朝向牙龈沟,小幅度水平颤动,每天少2次,每次3分钟。别忘记用牙线清理牙缝,这是牙刷够不到的盲区。
第二步:定期护理
即使认真刷牙,每年也需要1-2次洗牙。就像汽车需要保养,牙齿需要清除顽固的牙结石。超声波洁治能有效去除龈上结石,对牙齿零损伤。
第三步:及时阻断恶化
若已出现牙周袋,需进行龈下刮治。现代牙科采用舒适化治疗,配合局部麻醉几乎感。早中期治疗可达90%以上。
第四步:修复缺失牙齿
对于已松动的牙齿,通过牙周夹板固定仍有保留价值;缺失的牙齿要及时修复,避免邻牙倾斜加重牙周负担。
五、特别提醒:这些人群要加倍注意
孕妇激素变化易引发妊娠性龈炎,糖尿病患者伤口难愈合,正畸患者清洁难度大,这三类人群更要加强牙周护理。建议每3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

六、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
Q: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
A:洗牙清除的是本就存在的牙结石,牙缝暴露说明牙龈已萎缩,不治疗会继续恶化。
Q:治疗需要几次完成?
A:轻度龈炎1次洁牙即可,中重度牙周炎需3-4次分区段治疗,者需牙周手术。
Q:能完全吗?
A:牙龈炎可逆,牙周炎造成的骨吸收不可逆,但可以通过治疗控制进展。
守护牙齿从今天开始
牙周病就像沉默的土壤流失,等发现树木倾斜时为时已晚。记住:牙龈出血不是小事,定期检查不是浪费。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才能让牙齿陪我们走得更远。如果您有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的口腔科就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