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真的有必要吗?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很多人次听到"洗牙"这个词时,都会下意识摸摸自己的牙齿:"我每天刷牙两次,还用牙线,为什么还要花钱洗牙?"其实刷牙就像日常打扫房间,而洗牙相当于年底大扫除——那些藏在角落的顽固污垢,光靠普通清洁根本搞不定。
牙结石是怎么悄悄毁掉你的牙齿的
就算是认真的刷牙高手,也难免会遗漏牙齿背面、牙龈边缘这些死角。日积月累,唾液中的矿物质和食物残渣就会变成淡黄色的牙结石,像水泥一样牢牢糊在牙齿上。更可怕的是,这些结石会成为细菌的"堡垒",它们分泌的酸性物质会慢慢腐蚀牙根,导致牙龈退缩、牙齿松动。很多人直到吃东西突然出血,才发现牙龈早就"受伤"了。
洗牙全过程大
正规的洗牙分为三个步骤:超声洁治、喷砂抛光、牙龈护理。医生会用超声波探头轻轻震碎大块结石,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点酸胀感,但不像网上传的"痛到流泪"。接着用特制的盐砂抛光牙齿表面,后涂上含氟保护剂。全程大概30-40分钟,结束后你会明显感觉牙齿变轻了——因为牙缝里囤积多年的"垃圾"终于被清理干净了。
关于洗牙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牙缝本来就是被结石填满的,清除后当然会觉得空虚,这说明你的牙龈早就被结石变形了。
误区二:洗牙损伤牙釉质
正规操作只会清除结石,超声头在釉质表面是打滑的,就像指甲刀碰不到皮肤。
误区三:洗一次能管好几年
建议每6-12个月洗一次,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
误区四:洗牙能美白牙齿
洗牙只能还原牙齿本来的颜色,想要显著变白需要做美白项目。
误区五:孕期不能洗牙
孕中期(4-6个月)反而是预防妊娠期牙龈炎的佳时机。
这些人尤其需要马上预约洗牙
如果你经常牙龈出血、有顽固口臭、牙缝容易塞食物、抽烟喝浓茶,或者已经超过两年没洗过牙,现在就应该正规口腔机构做个检查。特别要提醒的是,糖尿病患者的牙龈更脆弱,定期洗牙能有效预防牙周病恶化。
洗完牙后要注意这些细节
当天不要吃太冷太热的食物,有些人的牙齿会有1-2天敏感期,这是牙龈开始健康的正常反应。建议使用感牙膏,并且要特别注意——洗牙后更要认真刷牙,否则结石又会卷土重来。
其实洗牙在国外就像理发一样平常,是基本的健康投资。与其等牙周病了花大价钱治疗,不如现在花个小钱预防。下次再看到牙椅上亮晶晶的器械时,希望你能淡定地躺上去,因为你知道这是给牙齿好的"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