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不只是牙龈出血!这些症状提醒你可能中招了
早上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有血丝,很多人会不以为然。实际上,这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个警告信号。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90%,但真正重视的人却很少。
牙周病不只是牙齿问题
许多人误以为牙周病只是简单的牙龈发炎,其实它会对整体健康造成深远影响。研究发现,牙周病菌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甚早产的风险。口腔就像一个健康晴雨表,牙周问题往往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这些症状提醒你要当心
牙龈出血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尤其在刷牙或吃硬物时容易出现。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牙龈红肿、口臭、牙齿松动等症状。容易被忽视的是牙龈退缩,这会导致牙齿看起来变长,牙根暴露,遇到冷热刺激时产生敏感。
一个简单自测方法:用食指轻压牙龈边缘,健康的牙龈应该呈现淡粉色,质地坚韧,不会出血。如果发现异常,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
牙周病是怎么形成的?
牙菌斑是罪魁祸首。当我们吃完东西后,食物残渣和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黏糊糊的薄膜,这就是牙菌斑。如果不及时清除,它会硬化形成牙结石,刺激牙龈发炎。
除了口腔清洁不到位,吸烟、熬夜、压力大等都会增加患病风险。有研究显示,吸烟者患牙周病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2-7倍。女性在孕期和更年期激素变化时也更容易出现牙龈问题。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预防牙周病其实很简单:每天少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2分钟;牙线不是可有可无,它能清除牙刷刷不到的牙缝区域;定期洗牙能有效清除牙结石,建议每6-12个月一次。
选择牙刷时,软毛比硬毛更适合大多数人。刷牙方法也很重要,推荐改良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轻轻加压,做小幅水平颤动,注意清洁牙龈边缘。
已经得了牙周病怎么办?
根据程度,治疗方式有所不同。早期牙龈炎通过洁治就能控制;中度可能需要龈下刮治;重度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现代牙周治疗已经相当成熟,很多人治疗后都能保留自然牙齿。
治疗后的维护同样重要。需要更严格的口腔卫生管理和定期复查。部分患者可能需要3-4个月就复查一次,防止复发。
关于牙周病的几个误区
有人觉得洗牙会让牙齿松动,其实洗掉的是本不该存在的牙结石;有人认为牙龈出血不能用牙线,事实是正确使用牙线能改善出血;还有人觉得年纪大了掉牙是正常的,但健康的牙齿是可以陪伴终生的。
记住:牙龈出血不是小事,牙齿松动更不是衰老的必然。关注口腔健康,从重视牙周病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