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包天?一张图告诉你如何判断
照镜子时发现下排牙齿比上排牙齿突出?咬合时下牙包住上牙?这可能是医学上说的“反颌”,俗称地包天。别小看这个问题,它不仅影响笑容美观,长期不矫正还会导致咀嚼困难、发音不清,甚引发关节疼痛。今天我们就用通俗的方式,带你了解地包天的成因、影响和解决办法。
地包天不只是牙齿问题,这些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很多人以为地包天只是牙齿没长好,其实背后原因复杂。遗传因素占大头,如果父母有反颌,孩子出现概率更高;不良习惯也不容忽视,比如长期用奶瓶姿势错误、爱咬手指或吐舌;还有部分人因鼻塞长期口呼吸,导致下颌发育过度。儿童换牙期乳牙滞留或龋齿也可能引发暂时性反颌,但这类情况可能随着恒牙萌出自行改善。
地包天不矫正会怎样?三大隐患早知道
• 脸型改变: 下巴前突明显,容易形成“月牙脸”,侧面轮廓线条不流畅 • 功能影响: 前牙无法切割食物,后牙磨损加重,可能出现肠胃消化负担 • 健康风险: 上下牙长期错位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弹响或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时期骨骼发育快,地包天会随着生长加重,建议7-8岁就进行正畸检查。
不同年龄的矫正方案,总有一种适合你
儿童期(3-12岁): 这个阶段骨骼可塑性强,常用矫治器、功能矫治器或简单的颌垫,通过引导颌骨生长来改善。比如MRC矫治器可以同时纠正不良舌位和呼吸习惯。 青少年(12-18岁): 传统金属托槽或隐形牙套是主流选择,配合头帽-颈带等辅助装置调整颌骨关系。如果存在骨性反颌,可能需要在生长期进行前方牵引治疗。 成年人: 骨骼定型后,单纯牙性反颌仍可通过正畸改善;骨性反颌程度较轻者可采用掩饰性正畸,者需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现在隐形矫正技术成熟,对职场人士更友好。
关于地包天矫正的3个关键疑问
Q:矫正一定要拔牙吗? A:需根据牙齿拥挤度决定,部分通过片切或扩弓就能获得空间,拔牙并非必须选项。 Q:30岁还能做矫正吗? A:年龄不是禁忌,只要牙周健康,矫正同样有效,只是时间比青少年长3-6个月。 Q:矫正后会不会复发? A:按要求佩戴保持器是关键,尤其前半年需全天佩戴,后期可逐步改为夜间佩戴。
日常这样做,预防孩子地包天
• 戒除吃手、咬笔等习惯,2岁后逐步停用奶瓶 • 治疗慢性鼻炎避免口呼吸 • 定期口腔检查,及时处理乳牙龋坏 • 多吃苹果、玉米等耐嚼食物促进颌骨发育 如果已经出现反颌迹象,建议尽早就诊。早期干预不仅难度低、费用少,也更稳定。记住,的正畸医生会通过X光片、面型分析等制定个性化方案,网上所谓的“自我矫正教程”可能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