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定期洗牙?看完这5个你就不犹豫了
刚喝下一口冰可乐突然牙根发酸?早上刷牙时牙龈总出血?这些可能是牙齿在向你求救的信号。作为一名在口腔科见过上千例患者的医美从业者,我常遇到患者举着体检报告问:"医生说我该洗牙了,可看起来牙齿挺白的啊?"今天就用直白的大白话,说说洗牙那些事。
误区一:洗牙就是美白牙齿?
很多人把洗牙和牙齿美白画等号,其实洗牙更像是给牙齿做"大扫除"。想象一下厨房瓷砖缝里日积月累的油垢,牙结石就是这样的存在。它黏在牙齿根部,刷牙根本刷不掉。我们上叫龈上洁治,就是把牙齿表面的烟渍、茶渍、牙结石清理干净,还原牙齿本来的颜色。
说个真实例子:上周有个28岁的设计师,每天两杯咖啡,总觉得牙齿发黄。用美白牙膏半年没,洗完牙才发现牙齿本身就是偏乳黄的,之前是色素沉积造成了色差。
洗牙到底疼不疼?
这就像有人问打针疼不疼一样,因人而异。正常健康的牙龈洗牙时会有轻微酸胀感,但如果已经有牙龈红肿,可能会比较敏感。现在很多机构都有舒适化洁牙,用极细的水雾冲洗,怕疼的人可以先做半口适应。
有个细节很多人不知道:洗牙时的"滋滋"声不是磨牙齿,是超声探头在震碎牙结石。就像用声波震碎玻璃上的冰碴,不会伤到牙齿本身。
半年洗一次太频繁?牙缝会变大?
这两个担忧常听到。先说频率,口腔医生建议半年一次是有道理的:牙菌斑形成牙结石需要12-16小时,半年时间刚好能阻止结石往牙龈深处发展。于牙缝变大,那是原本被结石填满的缝隙露出来了,就像雪融化后露出地面裂纹,不是洗牙造成的。
我有个患者是位中学老师,三年没洗牙,结石把下前牙都连成了"小拱桥"。洗完确实牙缝明显,但两个月后牙龈消肿,缝隙自然收缩到正常状态。
洗完牙齿反而敏感了?
这是正常现象。就像冬天突然脱掉厚外套会打冷战,长期被结石包裹的牙根突然暴露,遇到冷热刺激会有3-5天敏感期。建议那几天用温水刷牙,避开极端冷热食物。如果持续超过一周,可能需要检查是否有牙龈萎缩。
现在有些机构会在洗牙后做处理,相当于给牙齿涂层面霜,能缓解60%以上的敏感症状。
这几类人尤其要注意洗牙
备孕女性一定要洗!孕期激素变化会让牙龈炎加重,但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又不适合治疗。还有长期喝咖啡/抽烟的人,色素沉积更快;矫正牙齿的患者,托槽周围更容易堆积食物残渣;糖尿病患者,牙龈炎风险比常人高3倍。
后提醒:洗完牙24小时内别吃染色深的食物,像火锅、咖喱这些。有人刚洗完就去吃麻辣烫,结果白衬衫领子和牙齿一起染上红油,回来问我们是不是没洗干净,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很多人问洗牙能不能用?在大部分地区,基础的龈上洁治都在范围内。下次体检报告出现"建议口腔科洁牙"时,别当耳旁风。牙齿就像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