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前必须知道的7件事:看完这篇少走弯路
"这颗牙真的非拔不可吗?"当牙医提出拔牙建议时,大多数人都会心头一紧。作为经历过上千例拔牙的从业者,我想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拔牙这件事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但确实有些关键信息需要提前了解。
什么情况下必须拔牙?
拖了三年的智齿突然发炎,半夜疼得睡不着;乳牙迟迟不掉影响恒牙生长;龋齿已经无法修补...这些都是常见的拔牙指征。但要注意,是否拔牙必须由医生通过口腔检查、X光片等综合判断。有些看似"没救"的牙齿,其实可以通过根管治疗等方式保留。
特别提醒:孕期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尽量避免拔牙,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先控制好基础疾病,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拔牙当天你需要做这些准备
建议选择上午就诊,前充足睡眠。一定要吃早餐,但避免过油过辣的食物。穿宽松衣物,别化妆(医生需要观察面色)。提前准备冰袋和药,女性避开生理期。有个容易忽略的细节:记得随身携带润唇膏,长时间张口可能导致嘴唇干裂。
千万别像我上周遇到的患者那样,拔牙前夜参加聚会喝到大醉。酒精会加重出血风险,麻醉也可能受影响。
拔牙过程到底痛不痛?
现在正规机构都采用"拔牙"技术。先打麻药时会有轻微刺痛,类似被橡皮筋弹到的感觉。等麻药起效后,你只会感觉到医生在操作,但不会有明显疼痛。整个过程通常10-30分钟,复杂阻生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有位教师患者告诉我,她原以为拔牙像"拆房子"那样恐怖,实际体验后发现更像是"轻轻拧开瓶盖"的感觉。当然,每个人的耐痛程度不同,如果特别紧张可以提前和医生沟通。
拔牙后的黄金24小时护理
咬住止血棉球40分钟很重要,有位心急的上班族30分钟就吐掉,结果又返回医院二次处理。24小时内不能刷牙漱口,但可以用医生给的漱口水轻轻含漱。冰敷要"敷15分钟停15分钟",持续冰敷反而影响。
饮食方面记住三个原则:温凉、柔软、清淡。推荐土豆泥、鸡蛋羹、冰激凌(不含坚果)。上周有患者偷偷吃火锅,结果引发"干槽症",这种疼痛比拔牙本身难受十倍。
这些异常情况要立即就医
术后2-3天轻微疼痛和肿胀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剧烈疼痛放射到太阳穴、止血8小时后仍有新鲜渗出、面部肿胀导致张不开嘴、持续38℃以上发热,务必立即医生。
特别要注意"干槽症"的表现:术后3-5天突然出现剧烈跳痛,伴有气味。这种情况需要清创处理,自行服用止痛药治标不治本。
拔牙后的空位怎么办?
除了智齿外,其他牙齿拔除后建议及时修复。前牙推荐种植牙或全瓷桥,后牙可以考虑义齿。但不建议立即修复,一般要等1-3个月骨头后再处理。有位患者拔牙后6年才来修复,结果邻牙已经倾斜,治疗成本翻了好几倍。
对中老年人来说,及时修复更重要。临床观察发现,长期缺牙可能加速邻牙松动和面部塌陷。
关于拔牙的常见误区
"拔智齿能瘦脸"?面部宽度由颌骨决定,拔牙改变不了骨骼形态。"打麻药会变笨"?现代麻醉药剂6小时就能代谢完毕。离谱的是"期拔牙能",这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反而会增加感染风险。
记住,的事交给的人做。与其在网上看各种恐怖故事,不如找正规医疗机构的面诊评估。希望下次见到你时,是来复查而不是来处理并发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