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是什么?这些早期症状千万别忽视
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吃苹果留下血印子?这可能不是简单的"上火",而是牙周病在敲警钟。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常见病,我国35岁以上人群近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但真正重视的人却少之又少。
牙龈红肿出血就是信号灯
健康的牙龈应该呈现淡粉色,紧贴牙齿表面。当发现牙龈变成鲜红色、触碰容易出血,或者刷牙时牙膏泡沫里混着血丝,这就是牙龈炎的表现。很多人误以为"出血是刷牙太用力",结果错过佳干预时机,让炎症向深层组织发展。
门诊中常见两类患者:一类是发现早期症状立即就医的,通常通过洁牙和日常维护就能控制;另一类是等到牙齿松动才来就诊的,往往需要复杂的牙周治疗甚拔牙。这两类人的治疗难度和花费能相差5-10倍。
牙周病的预警体系
初级预警:牙龈出血、口臭、刷牙敏感。这时病变还局限在牙龈软组织,洗牙后认真使用牙线就能逆转。
中级警报: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齿遇冷热酸痛。说明炎症已经牙槽骨,需要龈下刮治等治疗。
红色警报:牙齿移位、松动、咀嚼无力。此时骨吸收超过牙根长度的1/3,可能面临牙齿脱落风险。
这些习惯正在摧毁你的牙周组织
横向拉锯式刷牙会磨损牙龈,建议改用巴氏刷牙法;长期使用牙签会扩大牙缝,牙线才是更的选择;吸烟者患牙周炎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3倍;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重度牙周炎,血糖控制很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孕妇激素变化可能引发妊娠期牙龈炎,而牙周病菌还可能通过影响胎儿发育。备孕女性好提前做口腔检查。
治疗不是一劳永逸
很多患者以为洗牙后就万事大吉,其实牙周治疗是"三分治七分养"。治疗后3-6个月必须复查,通过探诊检查牙龈情况。日常要掌握正确的牙线使用方法(不是上下拉动而是紧贴牙面刮拭),配合冲牙器清理牙刷难以触及的角落。
对于重度患者,可能需要采用激光治疗、引导组织再生术等进阶手段。但所有治疗的前提都是患者能坚持做好日常维护,否则再好的治疗都会前功尽弃。
预防比治疗简单100倍
每年1-2次洁牙,就像给牙齿做"大扫除";选择小头软毛牙刷,避免暴力清洁;使用含氟牙膏的同时,可以搭配抗菌漱口水;定期用舌头舔拭牙齿表面,感受是否有异常粗糙的菌斑堆积。
记住:牙周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早期几乎没有疼痛感。等到牙齿松动时,损失的骨头已经不可逆。下次看到牙龈出血,别再用"近太累"安慰自己,尽早让牙医看看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