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需要注意什么?这份术后护理指南请收好
提到拔牙,很多人反应是"疼不疼"。作为一项常见的口腔治疗,拔牙确实会让人紧张,但规范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能大大降低不适感。今天我们就来拔牙前后那些实用知识,帮助大家顺利度过期。
什么情况下需要拔牙?
不是所有牙齿问题都要拔除,但遇到以下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拔牙:智齿反复发炎阻生、龋坏无法保留的残根、影响正畸的多生牙,或是因牙周病导致松动的牙齿。建议先拍片检查,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拔除。
拔牙前的3个准备事项
1. 选择上午就诊:出血量相对较少,术后有充足观察时间。 2. 避免空腹或过饱:空腹易低血糖,过饱可能引发呕吐。 3. 告知健康状况: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提前说明,女性避开生理期。
拔牙当天关键24小时
咬紧棉球40分钟帮助止血,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口水要咽下去,反复吐口水会血凝块。可以冰敷面部消肿,但每次不超过15分钟。如果纱布渗血超过4小时,要及时医生。
那些年被误解的拔牙禁忌
"拔牙会伤神经"、"拔智齿会瘦脸"都是常见误区。实际上规范操作不会损伤神经,脸型变化更多是消肿后的错觉。真正需要注意的是:术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流食,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抽烟喝酒会延缓愈合。
什么情况要立即就医?
如果出现剧烈疼痛、大量鲜红色出血、发热超过38℃,或是创口有异味分泌物,可能是干槽症或感染征兆。正常情况下的轻微胀痛和淡红色唾液属于过程,无需过度紧张。
关于拆线和饮食建议
普通拔牙无需拆线,可吸收缝线会自行脱落。5-7天后可逐渐正常饮食,但前三天建议选择鸡蛋羹、牛奶、软面条等食物。记住用未拔牙侧咀嚼,避免食物残渣进入创口。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尽量选择孕中期处理紧急牙患,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青少年拔牙后要观察恒牙萌出情况,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预防术后感染。
选择靠谱的医疗机构
建议到具备口腔外科资质的正规医院就诊,街边小诊所可能存在器械消毒不规范的风险。拔牙前记得查看医生执业资格,要求使用一次性器械包,现在很多机构都支持报销。
其实拔牙就像打针,恐惧多来自于未知。做好充分准备,配合医生操作,大多数人都能平稳度过期。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