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前必读:牙医教你避开风险,轻松度过期
早上刷牙时发现智齿又肿了,咬合时隐隐作痛——这已经是你今年第三次被这颗"顽固分子"折磨。站在镜子前掰开脸颊,能看到牙龈处微微发白的牙冠。该不该拔?什么时候拔?会不会疼?作为在口腔领域工作十余年的从业者,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帮你理清关于拔牙的每一个实际顾虑。
什么情况非拔不可?这5种信号别忽视
上周接诊的女士就是典型例子。她右下方的智齿三年间反复发炎四次,每次都靠药硬扛。直到今年拍片才发现,这颗横向生长的牙齿已经把邻牙顶出了裂缝。其实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该考虑拔牙了:恒牙蛀烂到无法修补、牙根尖周炎反复发作、智齿阻生引发牙龈肿痛、牙齿松动度超过3毫米,以及正畸需要的牙齿减数。特别是阻生智齿,就像埋在牙龈里的定时炸弹,越早处理越快。
上午拔还是下午拔?时间选择有讲究
很多人不知道,拔牙时间直接影响术后反应。建议尽量预约上午就诊,尤其是需要拔除阻生齿或多颗牙的情况。这是因为:首先,上午人体凝血功能较好;其次,术后有充足观察时间,万一出现异常出血能及时处理;重要的是经过一夜休息,身体应激状态较轻。记得避开生理期,这个阶段凝血功能会下降30%左右。
打麻药到底疼不疼?现场直击操作全程
"针头扎进去那刻会不会剧痛?"这是门诊被问多的问题。实际现在用的麻醉针头直径仅0.3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医生会先用表面麻醉膏涂抹牙龈,等黏膜麻木后再进针,90%的患者反馈只有轻微胀感。整个麻醉过程通常不超过2分钟,上颌牙麻醉起效更快,约1分钟就能开始操作。
拔牙全程要多久?手术室里的15分钟
常规单根牙拔除通常5-10分钟就能完成:消毒麻醉3分钟,牙齿松解2分钟,清理牙槽窝1分钟。如果是复杂阻生齿,可能需要切开牙龈、分牙取出,全程约20-30分钟。真正让人感觉"漫长"的其实是准备阶段,当听到器械盘叮当声时,不妨做几个深呼吸,这个声音往往比实际操作时间更让人紧张。
咬棉球也有技巧?术后24小时黄金护理法
昨天有位年轻患者因过早吐掉棉球,导致血凝块脱落引发干槽症。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咬合压力40分钟,这期间不要说话或频繁查看伤口。24小时内避免漱口、吸吮动作,喝粥要用非手术侧咀嚼。有个实用小技巧——把矿泉水冻成冰,裹上毛巾间断敷脸,每次15分钟,能有效减轻肿胀。
拆线后就能放飞?这些隐性风险要知道
邻牙酸胀感、张口轻度受限这些都属于正常反应,一般3天会自行缓解。但要警惕持续跳痛、腐臭味这些感染信号。曾有位患者在术后第五天跑去吃火锅,结果食物残渣卡进牙窝引发感染。记住:完全愈合需要4-6周,这期间避免用患侧啃苹果、嗑瓜子等硬物,牙槽骨重塑期间其实比想象中脆弱。
特殊人群注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须知
上周有位血糖控制不佳的阿姨拔牙后出血不止,后来监测发现当时随机血糖竟达11.2mmol/L。建议高血压患者术前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超过8.8mmol/L。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要提前5天调整用案,这些都要与内科医生充分沟通。
后想说,拔牙技术如今已非常成熟,但医生的经验判断仍是关键。好的操作能大限度保留牙槽骨,为后续修复打下基础。如果你的牙齿已经影响到生活质量,不妨拍张全景片让医生评估,有时候长痛真的不如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