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龋齿填充怎么选?这份指南帮你避开误区
当牙齿上出现小黑点或遇冷热敏感时,很多人会犹豫:该不该做龋齿填充?作为口腔诊疗中基础却关重要的项目,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牙齿使用寿命。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说清楚龋齿填充那些事儿。

为什么龋齿必须及时处理?
牙齿一旦形成龋洞,就像苹果的腐烂部分会持续扩散。早期可能只是牙釉质表面黑线,若不及时干预,细菌会穿透牙本质层导致剧烈疼痛,时甚需要根管治疗。临床数据显示,90%的牙髓炎都始于未及时处理的浅龋。
现在主流医疗机构采用的显微去腐技术,可以去除病变组织。就像修剪树木的枯枝,只清除坏掉的部分,大程度保留健康牙体。这与过去"宁可错杀一百"的粗暴操作完全不同。

四种常见填充材料实测对比
1. 树脂材料:前牙修复,颜色接近天然牙,但后牙咀嚼受力大时可能有磨损。现在已有纳米树脂升级版,耐磨度提升30%。
2. 玻璃:适合儿童乳牙,会持续释放氟化物防蛀,但美观度稍差。新一代的增强型玻璃抗压强度已接近树脂。
3. 银汞合金:逐渐被淘汰的传统材料,优点是价格低,但需要磨除较多健康牙体,且存在汞挥发争议。
4. 嵌体修复:针对大面积缺损的定制化方案,采用陶瓷或黄金材质,像拼图一样严丝合缝嵌入,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

整个过程需要多久?
简单的前牙单面龋,从检查到完成约40分钟:10分钟检查判断→15分钟去腐消毒→15分钟分层填充。后牙复杂龋可能需分次完成,但现代橡皮障隔离技术已能实现单次操作。
很多人关心的"磨牙酸疼"问题,现在有三大:表面麻醉凝胶预处理+计算机辅助去腐+水激光操作,全程疼痛感比洗牙还轻。

这些细节影响填充
• 咬合调整:填充后必须测试咬合纸痕迹,高点打磨自然咬合,否则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问题
• 边缘密合度:优质填充体与牙齿交界处应光滑连续,用探针检查无台阶感,杜绝二次龋坏
• 抛光工艺:粗糙表面易沉积色素,精细抛光后的填充体肉眼难辨
术后维护指南
填充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24小时内不用该侧咀嚼硬物。含氟牙膏搭配牙线清洁能延长填充体寿命,每年一次的封闭剂复查护理也很关键。记住:再好的填充体也不如原生牙齿,定期检查才是根本。
现在很多正规机构都配备口内扫描仪,可以直观展示龋坏程度,还能模拟填充。建议选择有数字化设备的医疗机构,毕竟亲眼所见,总比凭空想象来得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