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要趁早!拖延不补当心小洞变“烧钱大坑”
吃块巧克力突然硌到硬物,照镜子发现牙齿黑了个小点——这种情况很多人遇到过。多数人觉得"不疼就不用管",但牙科医生要急得跺脚:每颗被拖延的龋齿,后都可能让你多花好几倍的钱。
为什么牙齿会悄悄"烂"出洞?
当牙菌斑遇上甜食,就像火柴遇上火药。细菌把糖分解成酸,这些酸会慢慢腐蚀牙齿外层的牙釉质。刚开始只是米粒大的黑点,这时候补牙就像给墙面补腻子,简单快速。可如果放任不管,细菌就会像白蚁一样往里钻,从牙釉质到牙本质,后直达牙髓神经。
有个真实:28岁的设计师小林发现后槽牙有个小黑点,拖了半年才去检查,结果原本300元能解决的浅龋,因为伤到牙神经变成了5000元的根管治疗加牙冠。记住这个公式:浅龋治疗费×6=根管治疗费,×20=种牙费。
这些信号提醒你该补牙了
1. 吃冷热食物时突然"酸爽",像过电一样转瞬即逝 2. 牙刷划过某个位置总有毛刺感 3. 照镜子发现牙齿表面有黑色纹路或凹坑 4. 牙线用着用着突然某个牙缝开始挂丝
特别要注意磨牙的沟壑处和牙缝,这两个地方容易藏污纳垢。牙医建议每半年做次检查,有些隐蔽的龋齿需要拍片才能发现。
补牙材料怎么选?不是越贵越好
现在常用的三种材料各有优势:
树脂材料:像牙膏一样可塑性极强,适合补门牙或可见部位,颜色能调到和真牙几乎一样。但用久了可能会轻微变色,通常能维持5-8年。
玻璃:会释放氟化物预防继发龋,特别适合儿童和易蛀牙体质。缺点是耐磨性稍差,更适合补靠近牙龈的部位。
银汞合金:虽然颜色不美观,但结实耐用,很多老牙医自己都用这个补后槽牙。不过现在大城市逐渐淘汰了。
重点提醒:前牙别选银汞,重要场合笑起来像含着锡纸;后牙不必强求全瓷,毕竟别人看不见。
补牙全过程
很多人害怕钻头的声音,其实现在早就不一样了:
1. 医生会先用小镜子检查,可能拍个局部片 2. 打麻药像被蚊子叮一下(浅龋可能不需要) 3. 用"小水枪"冲洗掉腐烂部分,气枪吹干 4. 涂上蓝色酸蚀剂让补牙材料粘得更牢 5. 分层填充光照固化,后调磨抛光
整个过程就像做美甲,只不过是在牙齿上"补瓷"。熟练的医生处理单个蛀洞大约20分钟,全程张着嘴确实有点累,但比拔牙轻松多了。
补完牙不注意这几点等于白补
• 2小时内别吃东西,24小时内别用补牙侧嚼硬糖 • 前三天可能对冷热敏感,属于正常现象 • 刷牙要改用软毛牙刷,避开补牙处横向刷 • 牙线要竖着滑入牙缝,不能"拽拉锯"式使用
关键的还是预防新龋齿:改用含氟牙膏,吃完甜食及时漱口,牙缝大的建议用冲牙器。别让其他牙齿也走上补牙之路。
关于补牙的5个
1. 怀孕也能补牙!孕中期是佳时机 2. 乳牙蛀了也要补,否则会影响恒牙发育 3. 补牙不会让牙洞越变越大,那是龋齿在恶化 4. 可以报销基础补牙材料 5. 即使没症状,黑色蛀斑也应该处理
下次发现牙上有黑线,别等它开始疼。及时补牙省下的不仅是钱,更是保住真牙的机会。毕竟再好的假牙,也比不上原装的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