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治疗有必要做吗?这份指南帮你避开牙齿松动风险
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吃苹果总留下血印子?这些信号可能暗示你的牙周健康亮起了红灯。作为从业15年的医美健康顾问,我发现少70%的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但真正重视的人不到。
牙周病比你想象的更常见
去年口腔健康数据显示,35岁以上人群中,近都存在牙龈炎或牙周炎。初期可能只是牙龈红肿出血,但若不及时处理,就像树根周围的泥土流失,牙齿会逐渐失去支撑。我接诊过不少患者,从初"只是出点血"到后来牙齿松动,往往只隔了两三年时间。
这些症状提醒你该看牙医了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尽快预约牙周检查:刷牙出血持续超过一周、口腔异味难以消除、牙龈颜色变深红、牙齿看起来"变长"(其实是牙龈萎缩)。有个银行高管客户就是忽略了这些信号,等来就诊时,后槽牙已经出现明显松动。
牙周治疗的三大关键步骤
首先是基础治疗阶段,医生会用专用器械清除牙龈下方的牙结石,这个过程叫龈下刮治。不少患者描述"像给牙齿做了个深层SPA"。对于较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牙周翻瓣手术,把牙龈暂时翻开清洁。后阶段是定期维护,就像汽车需要年检一样,牙周健康也需要每3-6个月复查。
治疗过程到底疼不疼?
这是患者问得多的问题。现代牙科早已告别"看牙恐惧"时代,现在的超声波洁治和微量麻醉技术,能让大多数人在舒适状态下完成治疗。有位教师患者治疗后开玩笑说:"比改作业轻松多了,早知道就不拖这么久了。"
日常护理的三大误区要避开
很多人以为用力刷牙才干净,其实反而会损伤牙龈;用牙签剔牙可能扩大牙缝;只漱口不刷牙更是大忌。建议选择软毛牙刷,学会巴氏刷牙法,牙线比牙签更适合清洁牙缝。记住:再好的治疗也比不上正确的日常护理。
治疗后的变化会让你惊喜
坚持完成治疗的患者反馈明显的就是:口气变清新了,牙龈不再动不动出血,咬东西也更有力了。更重要的是,及时干预能阻止牙槽骨继续流失,保住天然牙齿。毕竟再好的种植牙,也比不上自己的真牙。
下次发现牙龈出血时,别再把它当成小事。牙齿是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工具",值得更好的呵护。建议每年少做一次洁牙,让牙医帮你评估牙周状况。毕竟,预防永远比治疗更轻松,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