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科需要注意什么?这些护牙知识家长一定要知道
每当看到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牙疼,很多家长才后悔没早点关注孩子的牙齿健康。儿童牙科问题可不是小事,它直接影响孩子的饮食、发育甚。今天我们就来家长必须知道的儿童牙科常识,帮孩子从小养成一口好牙。
乳牙坏了不用管?这个观念太危险
不少家长觉得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用太在意。其实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一颗乳牙提前脱落,旁边的牙齿会倾斜移位,导致恒牙没位置正常萌出。临床常见七八岁的孩子因为乳牙早失,恒牙长得歪七扭八,后期不得不做牙齿矫正。建议从颗乳牙萌出就要定期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这些刷牙误区你中招了吗?
3岁以下的孩子,家长要用指套牙刷帮他们清洁牙齿。等孩子能拿稳牙刷了,也要在旁边刷牙方法。常见误区包括:牙刷蘸水后直接挤牙膏(应该先干刷去除大块食物残渣)、左右横着刷(正确的巴氏刷牙法要上下竖刷)、只刷看得见的部分(后面的大牙和内侧容易被忽略)。建议每天早晚各刷一次,每次不少于2分钟。
窝沟封闭:给孩子牙齿穿上防护衣
儿童大牙表面有很多深浅不一的窝沟,容易藏匿食物残渣。窝沟封闭就是用医用树脂把这些沟壑填平,相当于给牙齿加层保护膜。一般建议6-7岁做恒磨牙,11-13岁做第二恒磨牙。整个过程,孩子配合的话10分钟就能完成一颗牙,性价比很高的预防措施。
换牙期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
恒牙已经冒出乳牙还没掉,要及时拔除滞留乳牙;新牙长歪不要自行掰正,要找医生评估;如果超过7岁还没开始换牙,需要拍片检查是否先天缺牙。特别提醒:换牙期间门牙有缝是正常现象,随着旁边牙齿萌出会自然闭合,千万别急着做矫正。
儿童看牙恐惧怎么办?试试这些方法
提前用绘本讲解看牙过程,消除陌生感;初次检查尽量选择简单项目建立信任;治疗时可以用"数到100就结束"这样具体的时间概念。现在很多儿童牙科诊所会布置成乐园风格,医护人员也经过儿童心理培训,家长重要是保持轻松态度,不要把自己的紧张情绪传给孩子。
饮食习惯对牙齿的影响超乎想象
除了少吃糖,还要注意:黏性食物比糖果更伤牙(如软糖、年糕);果汁的含糖量不比可乐低;长期用奶瓶喝夜奶会导致"奶瓶龋"。建议多吃苹果、胡萝卜等需要咀嚼的蔬果,既能清洁牙齿又能促进颌骨发育。饭后漱口比立刻刷牙更科学,尤其是吃了酸性食物后,建议半小时再刷牙。
儿童牙科问题预防大于治疗,从长出颗牙就要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定期检查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还能让孩子熟悉牙科环境。记住,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就是孩子好的护牙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