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牙齿治疗:家长不可忽视的三大关键问题
提到儿童牙齿健康,很多家长的反应是“乳牙坏了不用管,反正会换牙”。事实上,这个误区可能导致孩子恒牙发育不良、面部畸形甚影响全身健康。今天我们就来儿童牙齿治疗的常见问题,帮助家长们科学守护孩子的口腔健康。

一、乳牙蛀了到底要不要治?
很多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治不治无所谓。但乳牙蛀坏后,可能引发以下问题:蛀牙细菌会感染下方正在发育的恒牙胚;过早缺失乳牙会导致邻牙倾斜,让恒牙错位萌出;长期单侧咀嚼还可能影响孩子颌骨发育。临床数据显示,约35%的儿童恒牙排列不齐与乳牙早失有关。
建议3岁起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对于已经形成的蛀洞,现代儿童牙科采用微创技术,比如渗透树脂修复,整个过程就像“给牙齿涂防晒霜”,孩子接受度很高。

二、换牙期出现“双层牙”怎么办?
经常有家长着急:“孩子新牙长出来了,旧牙还没掉,像鲨鱼一样两排牙齿!”这种情况多因饮食过于精细,牙齿缺乏自然磨损。遇到这种情况:
1. 先观察1-2周,鼓励孩子多啃苹果、玉米等坚硬食物
2. 如果旧牙纹丝不动,需及时到机构拔除,避免恒牙长歪
3. 切忌自行扯拽,可能造成牙龈撕裂或牙根残留
特别提醒:换牙期如果出现新牙发黄、缺损,可能是釉质发育不全,需要尽早干预。

三、儿童牙齿矫正的黄金时间
很多家长纠结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矫正牙齿。其实不同问题有不同干预时机:
• 地包天:3-5岁就要干预
• 龅牙:女孩8-10岁,男孩9-12岁
• 单纯牙列不齐:等全部恒牙萌出后(12岁左右)
现在儿童早期矫治采用隐形矫正器或功能性矫治器,每天佩戴10-12小时即可,不影响学习和运动。但要注意,不是所有机构都能做儿童正畸,一定要选择有儿童口腔专科资质的医疗机构。
日常保护比治疗更重要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做好这些小事能让孩子少受罪:
1. 3岁以下用纱布清洁牙龈,出牙后改用儿童牙刷
2. 控制碳酸饮料和粘性糖果的摄入
3. 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4. 夜间奶瓶喂养后务必清洁口腔
如果发现孩子有吮手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也要及时纠正,这些都可能影响牙齿排列。
写在后
儿童牙齿问题看似小事,实则关系一生健康。与其等到问题再治疗,不如定期检查、及早预防。记住一个原则:从颗乳牙萌出开始,就要建立口腔健康档案。毕竟,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才是好的成长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