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不只是牙龈出血,忽视它可能让你早早掉牙
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带着血丝,咬苹果留下粉红色的牙印——这些很多人眼中的“小问题”,其实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近90%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但真正重视的人却不到两成。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悄悄毁掉牙齿健康的“隐形”。
你的牙齿正在经历什么?
当食物残渣在牙龈边缘堆积24小时以上,就会形成肉眼看不见的菌斑。这些细菌会分泌酸性物质刺激牙龈,初期表现为红肿出血(牙龈炎)。如果放任不管,细菌就像拆迁队一样向牙根方向“掘进”,终形成包裹牙根的“深沟”(牙周袋),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
别被这些误区耽误了治疗
误区一: “刷牙出血是上火”。实际上,健康的牙龈即使用力刷牙也不会出血,出血正是炎症直观的信号。
误区二: “牙结石能保护牙齿”。有些人认为牙结石是牙齿的“铠甲”,殊不知它就像糊在伤口上的脏纱布,会加速牙槽骨吸收。
误区三: “老了掉牙很正常”。60岁该掉的是皱纹,不是牙齿!牙周病才是牙齿脱落的元凶。
四个阶段教你自测程度
阶段: 牙龈边缘泛红,刷牙出血(可逆转)
第二阶段: 口腔异味明显,牙龈退缩出现“黑三角”(需清洁)
第三阶段: 牙齿遇冷热敏感,可能伴随轻微松动(需要龈下刮治)
第四阶段: 牙齿自行移位,咀嚼无力(可能需要拔牙修复)
每天多花2分钟,远离牙周病
预防牙周病其实比治疗简单得多:
1. 改用软毛牙刷,以45度角轻轻震颤清洁牙龈沟
2. 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清理牙刷够不到的牙缝
3. 每半年做一次超声波洁牙,就像给牙齿做“大扫除”
4. 吸烟者要特别注意,尼古丁会掩盖出血症状,等发现时往往已到中晚期
治疗没有想象中可怕
很多人害怕牙周治疗“会很疼”,其实现在有牙龈麻醉凝胶和超声波设备,基本治疗就像做深度SPA。对于已经形成的牙周袋,医生会用比头发丝还细的刮治器清理根面细菌。晚期患者也可以通过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配合骨粉再生术保留自然牙。
特别提醒这两类人群
孕妇: 激素变化会加速牙周病发展,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孕前务必检查牙周状况。
糖尿病患者: 血糖不稳会加重牙周炎症,而牙周感染又会反过来影响血糖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下次发现牙龈出血时,别再随便买支“止血牙膏”应付了事。早期干预治疗的费用和痛苦,可能还不及晚期修复的零头。记住:保护好牙周组织,才是守住牙齿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