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健康,家长必须知道的5个关键点
提到儿童口腔健康,很多家长的反应是“等换牙就好了”。但实际上,从乳牙萌出到恒牙长成,孩子的口腔问题如果被忽视,可能会影响一生。作为从业十年的医美健康编辑,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家长该关注的儿童口腔问题。
乳牙坏了不用管?这个误区坑了多少孩子
“反正会换牙,蛀了也不用治”是大的错误认知。乳牙从6个月左右萌出,到12岁左右完全替换,这期间一旦出现龋齿,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可能波及恒牙胚,导致恒牙发育不良或排列不齐。临床中常见因乳牙早失导致恒牙错位的情况,后期矫正的费用和难度都会大幅增加。
建议从颗乳牙萌出就开始清洁,3岁前由家长用纱布或指套牙刷帮助清洁,3岁后逐步培养孩子刷牙习惯。发现黑点或牙面缺损时,及时到儿童口腔科检查,早期补牙难度低、痛苦小。
涂氟和窝沟封闭,花小钱省大钱的法宝
很多家长直到孩子喊牙疼才想到就医,其实预防才是关键。涂氟能增强牙齿抗酸能力,相当于给牙齿穿“防弹衣”,建议3岁以上儿童每半年一次;窝沟封闭则是给磨牙表面的沟壑填上保护层,阻止食物残渣堆积,6-7岁恒磨牙萌出后即可进行。这两项技术操作简单(全程),单次费用通常在一两百元,远比后续治疗划算。
孩子抗拒看牙?试试这些方法
恐惧往往源于陌生感。可以提前带孩子“参观”牙科诊所,很多儿童口腔诊所有卡通装修和玩具区;治疗时选择有儿童行为引导资质的医生,他们擅长用“小镜子探险”“牙齿洗澡”等游戏化表达;治疗过程中采用技术,比如表面麻醉凝胶、镇静等。切记不要用“再不听话就让医生拔牙”恐吓孩子,这会加深心理阴影。
换牙期三大高频问题解答
Q:新牙长出来乳牙没掉怎么办?
A:如果乳牙松动不明显,建议尽快拔除,避免恒牙长歪。民间“绑线拔牙”不可取,易造成感染或损伤恒牙胚。
Q:孩子门牙缝隙大正常吗?
A:换牙初期门牙间有缝隙(俗称“丑小鸭期”)多数是正常的,随着侧切牙萌出会自然闭合。但如果缝隙超过3mm或伴随咬合异常,需检查是否有多生牙或唇系带过长。
Q:恒牙颜色比乳牙黄?
A:这是正常现象。恒牙牙釉质更透明,内层牙本质的淡黄色透出所致,无需过度美白,避免损伤牙釉质。
选对牙刷和牙膏,清洁事半功倍
儿童牙刷要选小头软毛,刷柄粗短易抓握的款式,电动牙刷建议6岁以上再使用;牙膏优先选择含氟量500-1100ppm的儿童专用牙膏(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3-6岁用豌豆大小)。特别注意:不要给孩子用牙膏,某些美白成分可能刺激牙龈。
后提醒家长,每3-6个月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相当于为牙齿做“体检”。早期发现的问题,往往用简单的方式就能解决。记住,培养良好的口腔习惯,是你能给孩子的实用礼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