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外科是什么?你需要了解的3个关键问题
提到口腔外科,很多人反应是“拔牙”。但实际上,口腔外科的范围远超想象。从智齿发炎到颌面创伤,从种植牙手术到治疗,口腔外科医生解决的问题覆盖了我们日常的多种需求。如果你正面临牙齿或颌面问题,这篇文章将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口腔外科?治疗过程如何?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医生?
这些情况别犹豫,及时挂口腔外科
当智齿反复肿痛、阻生牙顶坏邻牙,或是外伤导致牙齿脱落时,普通牙科可能无法处理,这时就需要口腔外科医生介入。比如常见的下颌智齿水平阻生,如果拖延不拔,可能引发囊肿甚颌骨。临床上还遇到过患者因车祸导致颌骨骨折,通过外科手术复位后,不仅了咀嚼功能,外观上也看不出痕迹。
另外,有些人长期被口腔溃疡困扰,如果溃疡超过两周不愈合,或伴随硬结、出血,也可能是黏膜病变的信号。曾有位40多岁的患者,起初以为是小溃疡,检查后发现是早期口腔癌,幸亏通过外科手术及时切除,避免了病情恶化。
一台标准的口腔外科手术是怎样进行的?
以复杂的埋伏牙拔除为例:首先会用三维CT定位牙齿与神经管的位置关系,医生在麻醉状态下切开牙龈,分块取出阻生齿后再缝合,整个过程约30分钟。现在很多机构还配备镇静系统,对紧张的患者特别友好。
对于需要植骨的患者,手术会更精密。比如在前牙区植入骨粉时,医生要像雕塑家一样重塑牙槽骨形态。有位年轻女性门牙缺失多年,牙槽骨萎缩,通过自体骨移植结合种植手术,终了自然笑容。
选择医生记住这4个要点
看资质,正规医疗机构的口腔外科医生必须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口腔颌面外科执业证》。第二看设备,比如微创拔牙需要的超声骨刀、种植手术必备的数字化导板。第三看,靠谱的医生会如实展示典型病例的术前术后对比。后要亲自面诊,好的医生会耐心分析你的牙片,而不是一味推销高价项目。
需要提醒的是,某些机构吹嘘的“”“即刻”等宣传语要理性看待。比如骨质疏松患者就不适合即刻种植,强行手术可能导致种植体脱落。的医生会根据你的骨质条件、咬合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关于术后的实用建议
手术后24小时内别漱口,避免血凝块脱落引发干槽症。饮食从流食逐步过渡到软食,推荐鸡蛋羹、土豆泥这类高蛋白食物。有位患者拔牙后忍不住吸奶茶,结果导致伤口出血不止,不得不二次处理。
如果做了植骨手术,前三个月要避免剧烈运动。曾经有健身爱好者在术后两周深蹲,导致移植骨块移位。另外,吸烟会显著影响伤口愈合,建议术前一周就开始戒烟。
口腔外科技术近年发展迅猛,从传统的“切开缝合”到现在的微创化、数字化,患者体验已大幅提升。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医生的经验与心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当你有口腔问题需要外科干预时,不妨多比较几家医疗机构,选择真正值得信赖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