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预防保健指南:守护牙齿健康从日常做起
很多人觉得牙齿问题离自己很远,直到某天牙疼得睡不着觉才后悔莫及。口腔健康不是小事,它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今天咱们就口腔预防保健那些事,教大家用简单方法远离牙医的钻头声。
刷牙这件小事,90%的人都做错了
早晚刷牙谁都会,但真正刷对的人真不多。首先,牙刷要选软毛的,硬毛刷容易损伤牙龈。刷牙时别像锯木头似的来回拉,要用打圈的方式轻轻牙龈和牙齿交界处。记住"333原则":每天刷3次、每次3分钟、饭后30分钟内刷牙好。
建议每3个月换次牙刷,别等刷毛都开花了才换。电动牙刷确实比手动刷得干净,但关键还是看手法。家里有小朋友的,从颗乳牙萌出就要开始培养刷牙习惯了。
牙线用不用?答案可能会让你意外
很多人觉得牙签剔牙就行,其实牙线才是清洁牙缝的"正主"。牙齿有五个面,刷牙只能清洁到三个面,剩下两个邻面就得靠牙线。建议每天睡前用一次,手法要轻,沿着牙面上下滑动,别硬往里戳。
如果觉得普通牙线难操作,可以试试牙线棒或者水牙线。特别是戴牙套的朋友,不用牙线很容易在托槽周围堆积食物残渣。记住,牙龈出血不是不用牙线的理由,往往是牙龈发炎的信号,越出血越要坚持清洁。
洗牙是不是智商税?听听牙医怎么说
总有人问:"我天天刷牙,为什么还要洗牙?"其实再好的刷牙也刷不掉牙结石。这些钙化的菌斑会不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就像给牙齿做深度保洁。
洗牙时轻微的酸胀感是正常的,但不会伤害牙釉质。有些人洗完牙觉得牙缝变大,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缝隙露出来了。如果常年不洗牙,等出现松动就晚了。
饮食习惯对牙齿的影响超乎想象
碳酸饮料、果汁这些酸性饮品会软化牙釉质,喝完别急着刷牙,先用清水漱口等半小时。爱吃甜食的朋友注意,糖分在口腔停留时间越长危害越大,所以吃巧克力反而比吃硬糖强点。
建议多吃苹果、胡萝卜这类需要咀嚼的蔬果,能帮助清洁牙面。奶酪、牛奶含钙量高,对牙齿很有好处。抽烟的朋友更要注意,烟草不仅会让牙齿变黄,还会加重牙周病。
儿童护牙要趁早,别等蛀牙才着急
很多家长觉得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用管。其实乳牙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时还会影响孩子面部发育。从颗牙萌出就要开始清洁,3岁前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6岁前由家长帮着刷。
窝沟封闭是预防儿童龋齿的好方法,在6-8岁和11-13岁这两个阶段做好。平时少给孩子吃黏性大的零食,比如奶糖、饼干,这些特别容易卡在牙缝里。
成年人也要警惕这些口腔问题
牙龈出血、口臭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别总以为是上火。夜磨牙不仅伤牙齿,还会导致头痛,可以定制个磨牙垫。智齿不是非要拔,但反复发炎或者长歪的智齿建议尽早处理。
孕妇更要注意口腔护理,激素变化容易引发牙龈炎。糖尿病人群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牙龈问题会更。记住,任何口腔溃疡如果两周不愈合,一定要去检查。
花小钱省大钱,预防才是硬道理
很多人舍不得几百块洗牙钱,等到要做根管治疗时花几千也不眨眼。其实预防口腔疾病的花费,连治疗的零头都不到。建议每半年做次口腔检查,就像给汽车做保养一样。
好的口腔习惯能让你省下不少看牙钱,更重要的是少受罪。毕竟牙疼起来真要命,连吃饭都成问题。从现在开始重视口腔健康,到老还能吃嘛嘛香,这才是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