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年都要洁牙?看完这5个你就懂了
近有个朋友神秘兮兮地跟我说:"你知道吗?我去年花398元做的洁牙,今年居然省了2000多块钱的治疗费!"原来她洁牙时发现两颗牙齿有初期蛀牙,及时补牙免去了后续根管治疗的高额费用。今天咱们就来这个看似简单却暗藏的洁牙项目。
你以为的"洗牙"其实大有讲究
很多人以为洁牙就是把牙齿表面的茶渍烟渍洗掉,其实的洁牙全称叫"龈上洁治术"。我见过夸张的是,一位30岁的男士次洁牙时,医生从他后槽牙缝里清出了一块藏了5年的辣椒皮!这可不是段子,长期堆积的食物残渣会形成顽固的牙结石,普通刷牙根本无可奈何。
现在的洁牙早就不像十年前那样让人酸疼难忍了。像我们机构采用的瑞士EMS洁牙机,水流就像给牙齿做SPA,特别是配有吸唾管的设计,再也不用频繁起身吐水,全程躺着就能完成。不过要提醒大家,那些标价99元的洁牙要当心,正规机构的消毒成本都不止这个数。
洁牙发现的5个意外惊喜
从业这些年来,我总结出洁牙意外的五大发现:
1. 有位小姐姐洁牙时发现门牙内侧有个小黑点,检查发现是早期邻面龋,现在每年定期检查再没出现过新蛀牙
2. 常抽烟的先生洁牙后,医生发现他牙龈有白色病变,后来确诊是烟碱性口炎,戒烟后就好了
3. 李阿姨总说吃东西塞牙,洁牙时才发现是20年前补的牙材料老化出现了缝隙
4. 让人后怕的是有个大学生,洁牙拍片时意外发现颌骨里埋着颗横着长的智齿
5. 还有个更常见的发现:很多人以为自己牙齿天生就黄,洗完才知道是茶渍咖啡渍在作怪
这些洁牙谣言你信了几个?
每天都有顾客问我:"洗牙会不会把牙缝洗大?"这真是天大的误会!牙缝变大是因为清除了本就该清理的牙结石。就像你冬天脱掉厚棉袄,不是人变瘦了,而是本来身材就该这样。
还有人担心洁牙会伤害牙釉质。这么说吧,正规操作的洁牙对牙齿的损伤,还没有你喝可乐带来的酸蚀。倒是不规范的洁牙机构,可能会用不符合标准的器械造成伤害。
不同人群的洁牙频率指南
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建议:
- 抽烟/喝咖啡/喝茶的人群:每6个月一次
- 戴牙套的朋友:每3-4个月一次
- 孕妈妈们:孕中期可以做一次(记得提前告知医生孕周)
- 糖尿病患者:需要缩短到3-6个月
- 普通健康人群:少每年一次
近我们发现个有趣现象:很多90后开始带着父母一起来洁牙。有位阿姨做完说:"早知道这么舒服,我十年前就该来,省得去年花八千多块钱种牙。"
为什么机构洁牙值得投资?
好的洁牙体验应该包含这几个步骤:口腔检查→消毒→洁治→抛光→上药(必要时)。我们机构会额外赠送口腔内窥镜检查,让你亲眼看见自己牙齿的真实状态。
特别要提醒爱美人士,现在有种喷砂洁牙声称可以美白,其实对牙齿损伤。真正的洁牙后牙齿会本来的颜色,想要真正美白需要专门的美白治疗。
后送大家个小贴士:洁牙后24小时内别吃深色食物,这个时候牙齿容易染色。如果觉得牙齿短暂敏感,用温水刷牙就能缓解。记住,定期洁牙花的都是小钱,等牙齿真出问题了,花的可就是大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