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前必看:医生教你拔牙全过程,告别恐慌!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当蛀牙、智齿发炎或牙齿畸形影响到日常生活时,拔牙就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选择。但很多人一听到“拔牙”两个字就腿软,甚因为恐惧耽误治疗。作为一名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今天就用直白的话告诉你:拔牙真的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一、什么情况下必须拔牙?这些信号别忽视
很多人纠结“牙齿还能凑合用,要不要拔”,其实牙医会根据以下情况判断:
- 反复发炎的智齿:长得歪斜的智齿就像口腔里的“定时炸弹”,可能引发邻牙蛀坏甚面部肿胀。
- 蛀空的牙齿:只剩残根的牙齿无法保留时,及时拔除反而能避免感染扩散。
- 正畸需要:矫正牙齿时可能需要拔除1-4颗牙来腾出空间。
记住:拔不拔牙一定要拍片检查后听医生的,别自己乱判断!
二、拔牙全过程:3步搞定,真的不疼
现在正规机构的拔牙流程已经非常人性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
1. 术前准备:医生会先给你拍X光片,确认牙根位置。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提前告知。
2. 麻醉阶段:现在用的进口麻药推注时只有轻微胀感,30秒后嘴唇发麻就起效了。
3. 拔牙操作:简单牙用钳子摇松后取出,复杂牙会分割后拔出,全程你只会听到器械声但感。
关键提示:很多人怕的“锤子敲击”早被淘汰了,现在都用微创器械,连缝线都是可吸收的!
三、拔牙后24小时护理指南
做完当天护理重要,记住这几点能少受罪:
- 咬棉球别太久:40分钟就够了,太久反而影响凝血。
- 冰敷有技巧:前6小时隔毛巾敷15分钟停15分钟,能有效消肿。
- 饮食切换:2小时后可喝凉粥/冰淇淋,24小时内别用吸管。
- 警惕干槽症:如果第三天突然剧烈疼痛,立即复诊!
四、这些人拔牙要特别注意!
虽然拔牙是常规操作,但特殊人群需额外准备:
- 高血压患者:术前需将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
-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要低于8.88mmol/L。
- 孕妇:4-6孕周相对,其他时期非紧急情况不建议拔。
- 长期服药者:吃阿司匹林等抗凝药需提前5天遵医嘱调整。
五、关于拔牙的5个谣言,你信了几个?
谣言1:拔智齿会瘦脸?
:脸型由颌骨决定,拔牙对骨骼没影响,但消肿后可能有视觉误差。
谣言2:上午拔牙出血少?
:现在麻醉和止血技术成熟,全天都能拔牙。
谣言3:拔牙后必须吃抗生素?
:普通拔牙无需吃药,复杂拔牙才需预防性用药。
谣言4:一次多拔2颗牙?
:相邻牙可同次拔除,但对侧牙建议间隔1-2周。
谣言5:拔牙很伤身体?
:规范操作下,拔牙创伤小于踢足球的磕碰。
写在后
拔牙技术这十年进步巨大,从麻醉方式到创口处理都更加温和。关键是要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别图便宜去小诊所。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建议保存本文或转发给需要的人,点击关注获取更多口腔健康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