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一定要趁早吗?这5类牙齿越早拔除越健康
女士捂着右脸走进诊室时,牙齿已经肿得说不出话。"这颗智齿反反复复发炎三年,每次痛起来吃药就好,没想到这次连输液都不管用了..."像这样的患者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今天我们就来,哪些牙齿真的需要拔除,以及拔牙前后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这5种牙齿建议尽早处理
1. 反复发炎的智齿:像女士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智齿位置靠后容易藏污纳垢,当它斜着长或只露出一半时,就像在牙龈里埋了颗"定时炸弹"。我们建议每年拍片检查一次,如果发现生长位置异常,好在20岁左右趁牙根未完全成形时拔除。
2. 蛀烂的大牙:当蛀洞已经侵蚀到牙神经,连根管治疗都难以挽救时,及时拔除反而能避免感染扩散。上周就有位患者因为拖延治疗,导致相邻两颗好牙都被波及。
3. 影响矫正的拥挤牙:14岁的小张正在做正畸,医生建议拔除4颗前磨牙。这种为矫正腾空间的方案很常见,但必须由正畸医师评估。
4. 松动的重度牙周病牙:当牙齿松动度超过Ⅲ度,保留只会加重牙槽骨吸收。及时拔除后种植,反而能保住周围骨质。
5. 埋伏多生牙:小患者明明乳牙掉了,恒牙却迟迟不长?可能是被多生牙挡住了。这种情况越早处理越好。
拔牙前要做好这些准备
早上接诊的刘先生就因为没吃早餐,打麻药时差点低血糖。"一定要吃早饭"是我们反复强调的。此外还需注意:避开生理期、停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3天、急性炎症期要先控制感染。建议选择上午就诊,出血量会比下午少30%左右。
拔牙当天这样做更快
刚拔完牙的李女士咬着棉球问:"医生,我现在能喝奶茶吗?"当然不行!24小时内要严格避免:吮吸动作、热饮、剧烈运动。我们有个实用建议:把冰袋裹在毛巾里冷敷,每敷15分钟休息5分钟,既能消肿又不会冻伤皮肤。前两天可以试试温凉的鸡蛋羹、土豆泥,既能补充营养又不用咀嚼。
这些情况必须立即回诊
正常情况下,拔牙后渗血2-3小时就会停止。如果遇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满口味持续6小时以上、突然剧烈疼痛(可能是干槽症)、面部肿胀持续加重。上个月就有位患者因为忽略持续出血,后不得不缝合止血。
关于拔牙的3个认知误区
误区一:"拔智齿会瘦脸"——脸型由颌骨决定,除非削骨,否则拔牙对脸型影响微乎其微。误区二:"打麻药伤脑子"——现代口腔麻醉用药量仅为全身麻醉的1/20,根本不会进入循环。误区三:"孕妇不能拔牙"——孕中期(4-6个月)在医生评估下可以处理急性炎症。
后提醒大家:拔牙虽然是常见操作,但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的医生会通过曲面断层片判断牙根走向,使用微创器械减少创伤。记住,该拔的牙不要拖,不该拔的牙也千万别盲目处理。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牙齿状况,不妨先拍个片子看看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