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治疗要趁早!拯救松牙、牙龈出血,这份科学指南人人都该看
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带血丝,啃苹果留下血印子,甚感觉牙齿有点松动……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牙周可能出问题了!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我必须告诉你一个被大多数人忽视的事实——国内35岁以上人群80%存在牙周问题,而及时治疗能避免老来"掉牙"的悲剧。
牙龈出血不是"上火",而是身体拉警报
很多人把牙龈出血当成上火,喝凉茶了事。其实这是牙周炎早期的求救信号。当牙菌斑长期堆积,会产生大量刺激牙龈,就像往伤口上撒盐。初期可能只是刷牙出血,慢慢会发展成口臭、牙龈肿痛,后导致牙槽骨吸收——相当于牙齿的"地基"被掏空。
牙周治疗三步走,别等牙齿松动才后悔
1. 基础治疗:就像给牙齿做深度SPA,医生会用超声波设备清除牙龈下的牙结石,这个步骤称为"龈下刮治"。多数人治疗后1-2周,出血问题会明显改善。
2. 药物治疗:对于红肿的牙龈,可能会配合抗菌漱口水或局部用药,就像给伤口消毒包扎。
3. 定期维护:治疗后每3-6个月需要复查,相当于给牙齿做保养,比等坏了再修划算得多。
这些治疗误区,可能让你白花钱
• 洗牙≠牙周治疗:普通洗牙只能清洁牙龈以上部分,治标不治本
• 不痛就不用治:牙周病是慢性过程,等感觉到疼往往已到中期
• 偏方漱口更坏事:盐水漱口可能加干,反而加速细菌繁殖
治疗后如何护理?记住这5个生活细节
1. 改用软毛牙刷,刷牙时像"抚摸"牙龈的力度合适
2. 每天少用一次牙线,清理牙刷够不到的牙缝
3. 吸烟人士要注意:尼古丁会掩盖出血症状,耽误发现病情
4.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牙周病进展速度是常人的3倍
5. 缺牙及时修复:避免邻牙倾斜加重牙周负担
选择机构要看这3点资质
1. 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是否包含牙周科
2. 医生是否具备口腔执业医师证+牙周病学进修证明
3. 治疗室是否有的消毒设备,避免交叉感染
后说句掏心窝的话:我见过太多人花几万种牙,却不愿花千元做牙周治疗。其实牙齿就像大树,牙周就是土壤。现在花1小时检查,可能省下未来10年的种牙钱。如果你已经出现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真的该行动了——毕竟谁不想80岁时还能啃排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