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治疗到底有多重要?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近这两年,身边越来越多朋友开始抱怨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的问题,一问才知道都是牙周炎惹的祸。说实话,我以前也觉得牙龈红肿不算什么大事,直到邻居阿姨因为忽视牙周治疗,后不得不拔掉三颗牙,我才真正意识到——牙周健康,真的不能拖!
一、牙周病比你想象的更常见
你可能不知道,国内35岁以上人群中,近90%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很多人一开始只是刷牙时有点血丝,以为“上火”就糊弄过去了。但实际上,牙龈出血就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如果不及时干预,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就会悄悄发生,等感觉到牙齿松动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重度了。
上周刚来复诊的李先生就是典型例子。他五年前就发现牙龈经常出血,但觉得“不疼不痒没关系”,结果去年吃苹果时突然掉了一颗牙。现在他每隔三个月就要来做一次牙周维护,后悔不已:“早知当初洗牙时顺便检查下就好了。”
二、牙周治疗绝不是“洗牙”那么简单
很多人把牙周治疗等同于洗牙,这其实是个误区。的牙周治疗是分阶段的:
1. 基础治疗阶段
通过超声波洁治(俗称洗牙)和龈下刮治,清除牙龈上下方的牙结石和菌斑。很多人做完这一步就会发现出血明显改善。
2. 手术治疗阶段
针对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牙龈翻瓣术、骨移植等,这个阶段通常需要配合局部麻醉。
3. 维护阶段
治疗后每3-6个月需要复查,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还有激光辅助治疗等更舒适的选择,怕疼的朋友可以提前和医生沟通。
三、这些症状出现就该看医生了
如果你有下面这些情况,建议尽快约个牙周检查:
- 刷牙/咬苹果时经常出血
- 牙龈颜色暗红、触碰疼痛
- 口腔异味怎么清洁都去不掉
- 牙齿看起来“变长”了(其实是牙龈萎缩)
- 吃东西使不上劲
特别注意!孕妇和糖尿病患者更要重视牙周健康,研究显示牙周炎可能增加早产和血糖控制难度。
四、治疗过程到底疼不疼?
这是被问得多的问题。说实话,龈下刮治时会有酸胀感,但现在的表面麻醉凝胶和超细器械已经让体验改善很多。我们接诊的年轻白领小张原本特别紧张,做完后却说:“比我想象中轻松多了,就是有点像有人在轻轻挠牙根。”
关键是要找正规机构的牙周专科医生。上周有位患者在路边小店做了“深层洁牙”,结果牙龈被器械刮伤,反而加重了炎症。
五、日常护理的3个黄金法则
治疗后维护更重要,记住这三个要点:
- 选对工具:小头软毛牙刷+牙缝刷/冲牙器,巴氏刷牙法坚持2分钟
- 定期检查:哪怕没症状,每年也该做一次牙周评估
- 戒烟限糖:烟草会加速牙槽骨流失,甜食则给细菌“加餐”
近我们还发现,用含亚锡成分的牙膏对抑制牙菌斑特别有效,不妨试试看。
写在后
牙周炎是慢性病,治疗需要医患配合。很多人在症状缓解后就懈怠了,等复发时治疗难度更大。就像我们常对患者说的:“现在花1小时预防,将来可能省下1年的治疗时间。”
如果你正在犹豫要不要做牙周治疗,不妨先约个基础检查。毕竟比起失去牙齿的痛苦,早期干预的那点不适真的不算什么。记住,健康的牙龈应该是淡粉色、紧贴牙面、刷牙不出血的——你的牙龈达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