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前必看!这些注意事项能帮你少受罪
提到拔牙,很多人反应就是“疼”。其实,随着现代牙科技术的发展,拔牙早已不再是“恐怖体验”。但要想让过程更顺利、更快,提前了解一些关键信息非常有必要。今天,我们就来拔牙那些事儿,帮你消除顾虑,轻松应对。
什么情况下需要拔牙?
很多人以为只有蛀牙才需要拔牙,其实不然。以下情况都可能需要拔牙:智齿横长顶坏邻牙、牙齿松动(如牙周病晚期)、多生牙影响正常咬合,或者正畸需要腾出空间。不过具体是否需要拔牙,一定要由牙医评估,千万别自行判断!
拔牙前要做哪些准备?
首先,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路边小诊所的消毒条件和医生资质可能不达标,风险系数高。其次,女性要避开生理期,否则容易出血不止;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拔牙当天记得吃饱饭(但别吃太油腻),避免空腹引发低血糖。
特别提醒:如果近期有感冒发烧、口腔溃疡,或者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一定要提前和医生沟通,必要时推迟拔牙时间。
拔牙过的那么可怕吗?
现在正规医院普遍采用“拔牙”技术。医生会先打麻药,打针时会有轻微胀痛(类似被掐一下),等麻药起效后,你只会感觉到医生在操作,但不会疼。如果是复杂阻生智齿,可能用到微创器械分割牙齿,但全程都在麻醉状态下进行。
很多患者害怕听到“电钻声”,其实现在牙科诊所会配备降噪耳机,还能让你边听音乐边拔牙,紧张感会缓解很多。
拔牙后24小时黄金护理期
刚拔完牙,棉球要咬紧40分钟止血,但别超过1小时,否则可能感染。24小时内不能刷牙漱口,也别用吸管喝水(负压会导致血凝块脱落)。口水里有血丝是正常的,但如果大口吐血块要立刻就医。
饮食方面,推荐温凉的粥、鸡蛋羹、土豆泥,避免辛辣烫食。有人以为拔牙后要吃冰棍止血,其实过度冷敷可能冻伤口腔黏膜,用冰凉毛巾外敷脸颊就够了。
这些“意外情况”其实很正常
1. 第二天比当天更疼?——麻药消退后出现肿胀痛是正常炎症反应,按医嘱吃药就行。
2. 嘴里有怪味?——伤口愈合期的组织液渗出可能产生异味,保持清淡饮食,3天后会减轻。
3. 牙窝里有白膜?——这不是化脓,而是新生的肉芽组织,千万别用手抠!
哪些情况必须马上回医院?
如果出现持续剧痛(吃止痛药无效)、发烧超过38℃、肿胀蔓延到脖子,或者拔牙3天后仍大量出血,可能是干槽症或感染的信号,必须立即处理。别相信“忍忍就好”的土办法,及时复诊能避免90%的并发症。
关于拔牙的5个谣言
❌ 拔智齿会瘦脸?——脸型由骨骼决定,拔牙不影响骨架。
❌ 拔牙后不能说话?——只要不剧烈运动,正常交流没问题。
❌ 麻药会让人变笨?——拔牙用量极低,2小时就代谢完了。
❌ 上午拔牙比下午好?——只要身体状态好,任何时间都可以。
❌ 拔牙后必须挂盐水?——普通拔牙口服药足够,除非有特殊感染。
写在后
拔牙虽是小手术,但选对医生和术后护理同样重要。如果看完还有疑问,建议提前列个问题清单,当面和医生充分沟通。记住,现在的牙科技术能让拔牙过程舒适很多,完全不必“谈牙色变”!
(温馨提示: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具体治疗方案需以医生面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