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周病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和预防?医生来解答
提到口腔问题,很多人反应是蛀牙,但牙周病的危害其实更隐蔽。如果你刷牙时经常出血、牙龈红肿,甚感觉牙齿松动,很可能已经中招。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隐形”。
什么是牙周病?
牙周病是牙龈、牙槽骨等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主要由牙菌斑堆积引发。初期表现为牙龈炎,不及时处理会发展成牙周炎,时甚导致牙齿脱落。据统计,35岁以上人群中,超八成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

这些症状提醒你该看医生了
1. 牙龈出血:刷牙或吃硬物时出血是早的信号;
2. 持续性口臭:牙周袋内细菌繁殖会产生异味;
3. 牙龈萎缩:牙齿看起来变长,牙根暴露;
4. 牙齿松动:晚期可能出现移位或咀嚼无力。
若发现上述情况,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口腔科检查。

治疗方式因人而异
1. 基础治疗:洗牙+龈下刮治清除菌斑结石,适合轻度患者;
2. 药物辅助:局部使用抗菌凝胶或口服抗生素;
3. 手术治疗: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牙龈翻瓣术、骨移植等;
4. 维护期:每3-6个月复查一次,防止复发。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1. 巴氏刷牙法:每天少2次,每次2分钟,牙刷倾斜45度清洁牙龈沟;
2. 牙线不可少:能清理40%牙刷够不到的牙缝菌斑;
3. 定期洗牙:即使无症状,每年也建议洗牙1-2次;
4. 控制风险因素:吸烟、糖尿病等会加速牙周。

关于牙周病的常见疑问
Q: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
A: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其实是清除了原本堵塞缝口的牙结石,属于正常现象。
Q:孕妇更容易得牙周病?
A:孕期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建议孕前做好口腔检查。
Q:治疗能吗?
A:牙周病需长期管理,就像高血压需要持续控制,及时干预可有效稳定病情。

小贴士:选对口腔机构很关键
治疗牙周病建议选择具备牙周专科的医疗机构,医生会通过探诊检查、X光片等评估骨质流失程度。注意查看机构是否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操作中是否使用一次性器械包。
口腔健康直接影响全身状况,牙周炎甚与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如果发现症状,千万别拖——早处理花钱少,也好。现在不少医院付款服务,减轻患者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