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填充到底疼不疼?医生补牙全过程和注意事项
近在门诊遇到不少患者,一听说要补牙就紧张得直搓手:“医生,龋齿填充会不会很疼?”“听说钻牙的时候特别难受?”其实这些担忧大多源于对补牙过程的不了解。作为从业10年的口腔健康科普工作者,今天就用直白的方式带大家走近龋齿填充的真实。
什么时候需要做龋齿填充?
当你发现牙齿表面出现黑色或褐色斑点,喝冷热水时突然敏感,或者吃东西容易塞牙,就可能需要检查是否出现龋坏了。早期的龋齿往往没有明显疼痛,但千万不能拖——牙釉质就像鸡蛋壳,一旦被细菌突破,腐烂速度会成倍加快。
临床常见的三种情况需要立即处理:
1. 牙齿表面出现明显黑洞,用探针能勾住凹陷
2. 进食酸甜食物时产生短暂尖锐疼痛
3. 拍摄X光片显示牙体组织出现透射影
补牙材料怎么选?不是越贵越好
现在常用的填充材料主要有三种:银汞合金、玻璃和复合树脂。很多患者上来就问“哪种贵”,其实选择关键要看龋洞位置:
后牙咬合面:推荐树脂材料,耐磨性强且能牙齿自然形态
前牙可见区:必须选择美学树脂,颜色可调配到与真牙几乎一致
儿童乳牙:玻璃更适合,能持续释放氟化物防龋
特别提醒:某些机构鼓吹的“纳米材料”“进口黄金材料”,实际上性能提升有限但价格翻倍,普通树脂完满足日常需求。
补牙全过程分步解析
正规的龋齿填充通常需要30-50分钟,主要分为五个步骤:
步:检查定位 医生会用探针和口镜找到所有龋坏部位,有时需要配合X光片确认深度。
第二步:去腐消毒 采用涡轮机去除发黑变软的牙体,这一步会产生轻微震动感。现在多数诊所都会提前打麻药,基本不会有尖锐疼痛。
第三步:窝洞预备 把龋洞修整成容易填充的形状,同时暴露健康牙本质增加粘接力。
第四步:填充 分层填入材料并用光固化灯照射,这个阶段会有短暂的蓝光照射和材料气味。
第五步:调磨抛光 让补牙材料与天然牙融合,避免出现咬合高点。
术后这些细节影响使用寿命
刚补完牙的2小时内不要进食,24小时内避免咀嚼硬物。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树脂完全固化需要24小时,这期间尽量用另一侧牙齿咀嚼
• 补牙后出现轻微敏感属于正常现象,一般3-5天自行消失
• 每年要做一次填充体边缘检查,防止出现微渗漏
关于疼痛的真实情况
现代口腔诊所普遍配备麻醉系统,像碧兰麻等进口麻醉剂注射时只有蚊虫叮咬般的刺痛。真正会产生不适的是去腐过程中的震动感,但这种感觉更接近“酸胀”而非剧痛。对于特别紧张的患者,现在还有镇静等舒适化治疗选择。
需要警惕的是,如果龋坏已经接近牙髓,治疗时确实可能出现敏感。这时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局部麻醉或分次治疗,绝不会让患者硬扛疼痛。
这些谣言别轻信
“小洞不用补”:龋齿不会自愈,越早处理损伤越小
“材料会致癌”:正规树脂材料均通过生物相容性检测
“补牙要磨很多好牙”:现代微创理念强调大程度保留健康牙体
后提醒大家:发现龋齿要尽早就诊,别等到夜不能寐才治疗。定期洗牙时让医生检查旧填充体状态,大多数树脂填充都能使用5-8年。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才是延长补牙寿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