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科:家长必须知道的5个关键护理要点
提到儿童口腔健康,很多家长的反应是“等换完牙再说”。事实上,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甚关系到孩子的咀嚼功能和面部发育。今天我们就来儿童口腔护理中那些容易被忽略却关重要的问题。
颗牙就要开始刷牙?是的!
不少家长觉得乳牙早晚要换,不必太在意。但儿科口腔医生强调:从宝宝颗乳牙萌出(通常6个月左右),就该用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牙齿。3岁前建议使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3-6岁增加到豌豆大小。这个阶段重点是培养习惯——可以让孩子先自己刷,家长再补刷一次。
特别提醒:睡前刷牙后不能再喝奶或进食,否则相当于给细菌整夜“喂食”,极易引发“奶瓶龋”。
龋齿不是大人的
临床数据显示,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0%。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不吃糖就不会蛀牙”,其实面包、饼干等淀粉类食物残渣同样会被细菌分解产酸。容易被忽视的是牙缝龋——当孩子总说“塞牙”,可能就是邻面龋的早期信号。
建议每3-6个月做一次涂氟(将氟化物涂在牙齿表面形成保护层),这是目前公认有效的防龋手段之一。对于易患龋的孩子,还可以考虑窝沟封闭,用医用树脂把后牙的沟壑填平,降低蛀牙风险。
换牙期这些现象要警惕
6-12岁是混合牙列期,有几个常见问题需要关注:
1. 乳牙滞留:恒牙已萌出而乳牙未脱落,可能导致“双排牙”,需及时拔除滞留乳牙
2. 地包天:下牙包住上牙,3-5岁是佳矫正期
3. 牙齿外伤:摔倒撞伤牙齿时,若整颗脱落,应立刻将牙放回牙槽窝或泡在牛奶中,30分钟内就诊高
牙疼才看医生?已经晚了
儿童口腔问题发展快、痛觉不敏感,等孩子主动喊疼时往往已较。建议口腔检查不晚于1岁,之后每半年复查。儿童牙科诊所会采用趣味化诊疗方式,比如用“牙齿小镜子探险”“打败细菌怪物”等游戏降低孩子恐惧感。
对于极度抗拒的孩子,现在有“舒适化治疗”选项:通过镇静或全麻一次性解决多个牙齿问题,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日常习惯比刷牙更重要
除了正确刷牙,这些细节影响深远:
• 戒除夜奶:1岁后尽量戒除
• 改用杯子:1岁半开始过渡到敞口杯,避免长期使用吸管杯
• 控制频率:零食集中时间吃,减少牙齿长时间处于酸性环境
• 慎用“护牙”食品:磨牙饼干含糖量可能比常规饼干更高
儿童口腔健康需要家长、医生和孩子共同维护。记住一个原则:预防投入1块钱,治疗能省100块。下次带孩子常规体检时,别忘了给牙齿也“体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