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是什么?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很多人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或者觉得牙齿有点松动,反应是"上火",往往不当回事。其实这很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牙周病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甚脱落。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
牙周病是怎么来的?
我们的口腔里常年居住着几百种细菌,它们和食物残渣混合形成牙菌斑。如果清洁不到位,牙菌斑会硬化成牙结石,像水泥一样牢牢黏在牙齿上。这些细菌产生的会刺激牙龈,先引起牙龈炎(表现为红肿出血),继续发展就会牙槽骨,演变成牙周炎。
除了口腔清洁问题,吸烟、糖尿病、激素变化(如孕期)也会增加患病风险。有些朋友遗传牙周组织较脆弱,更需要特别注意。
六个信号提示你可能中招了
1. 牙龈经常出血,尤其是刷牙或吃硬物时 2. 牙龈颜色变深红或暗红,看起来肿胀发亮 3. 口腔有持续性异味,漱口也难以消除 4. 牙齿看起来"变长"了(其实是牙龈萎缩) 5. 牙齿松动或移位,咬东西使不上劲 6. 牙龈与牙齿之间形成较深的缝隙
这些症状可能不会同时出现,但只要有2-3个就该警惕了。很多人到牙齿松动才就医,这时牙槽骨可能已经吸收过半,治疗会大扣。
别等牙齿掉了才后悔!治疗要趁早
早期牙周病通过洗牙和龈下刮治就能控制。医生会用器械清除牙龈上方和下方的牙结石、菌斑,让牙龈重新附着在牙齿表面。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牙龈翻瓣手术,甚骨移植来修复被的牙槽骨。
治疗后需要每3-6个月复查一次,就像高血压需要定期测血压一样。日常护理要升级为软毛牙刷、牙缝刷和冲牙器三件套,学会正确的巴氏刷牙法。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1. 每天早晚刷牙2次,每次不少于2分钟,别忘了轻刷舌苔 2. 牙线要像牙刷一样天天用,清理牙刷刷不到的牙缝 3. 吸烟者患牙周病风险高5倍,戒烟是经济的预防措施 4.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牙周感染 5. 每年少洗牙1次,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
关于牙周病的常见疑问
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 不会。牙缝是因为原本填满的牙结石被清理后暴露出来的,就像清理堵塞的下水道会露出原本的管道大小。
牙龈萎缩能吗? 已经萎缩的牙龈就像退后的发际线,很难自然再生。但可以通过膜龈手术改善,关键要阻止继续恶化。
孕妇更容易得牙周病? 孕期激素变化会使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更容易红肿出血。建议孕前做口腔检查,孕期可用儿童软毛牙刷减轻刺激。
牙齿是我们的"天然工具",牙周病就像慢慢蛀空树根的蚁穴。别等到某天咬不动苹果才想起保护它,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次刷牙,就是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