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早发现早治疗,别让“老掉牙”提前找
照镜子时发现牙龈有点红肿?刷牙时牙刷上有血迹?这些可能都是牙周病发出的早期信号。很多人觉得牙疼才算口腔问题,实际上牙龈出血、口臭、牙齿松动等“小毛病”,往往是牙周组织在求救。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隐形”。
一、牙周病比你想象的更普遍
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岁以上人群中,90%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别以为这是中老年人的,临床发现不少25岁左右的年轻人,已经出现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等不可逆损伤。
牙周病的发展像温水煮青蛙:初期只是牙龈发炎(牙龈炎),表现为刷牙出血、口腔异味;如果不干预,炎症会向深层蔓延,发展为牙周炎,这时会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敏感;到了晚期,牙槽骨被,牙齿会自行脱落——这就是民间说的“老掉牙”。
二、三个自测方法帮你揪出隐患
1. 牙龈颜色测试:健康牙龈呈粉红色,如果变成鲜红或暗红色要警惕。 2. 牙签探底法:用牙签轻戳牙龈沟,深度超过3毫米需重视。 3. 晨起口感判断:起床后嘴里发粘有味,可能是夜间牙龈渗血。
值得注意的是,吸烟人群更易中招。尼古丁会让牙龈血管收缩,掩盖出血症状,等发现时往往病情已较重。
三、这些认知误区正在伤害你的牙齿
误区1:“刷牙出血是用力过猛” :健康牙龈正常刷牙不会出血,出血说明存在炎症。
误区2:“牙齿松动是缺钙” :牙齿松动八成由牙周病引起,补钙对牙周炎无效。
误区3:“洗牙会把牙缝洗大” :牙缝是原本被牙结石占据的位置,洗牙后本来面貌。
四、防治结合的实用建议
基础护理: • 改用巴氏刷牙法(45度角震颤刷牙) • 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清洁牙缝 • 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
干预: • 龈上洁治(常规洗牙)除去牙龈以上结石 • 龈下刮治清除牙根表面顽固菌斑 • 对于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
特别提醒:孕妇群体更要关注牙周健康。研究表明,重度牙周炎孕妇早产风险是普通孕妇的7倍,这是因为口腔炎症因子可能通过循环影响胎儿。
五、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解答
Q:治疗要多久? A:轻度一般1-2次即可,中重度需要制定系疗方案,通常3-6个月。
Q:会不会很痛? A:现在普遍采用治疗技术,敏感人群可提前告知医生使用表面麻醉。
Q:治疗后如何维护? A:治疗后3个月内建议使用感牙膏,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
记住,牙周组织损伤大多不可逆,但早干预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下次刷牙时如果发现泡沫带血,别简单漱口了事,建议尽快预约口腔检查。保护好牙周组织,才能让原生牙齿多陪你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