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治疗有必要做吗?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近刷牙总出血?牙龈红肿还容易敏感?这些可能都是牙周发出的"求救信号"。牙周问题不重视,后果可能比你想象中更。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牙周治疗那些事。
什么是牙周问题?初期症状别忽略
牙周病就像口腔里的"隐形",初期不痛不痒,等你发觉不对劲时可能已经发展到了中重度。常见的表现就是刷牙出血、牙龈红肿,很多人不当回事,以为是"上火"或"刷牙太用力"。其实这是牙龈在发炎,医学上叫牙龈炎。
如果不及时干预,炎症会向深层发展,变成牙周炎。这时候牙槽骨开始吸收,牙龈萎缩,牙齿会出现松动。更麻烦的是,牙周病菌还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健康,研究显示它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都有一定关联。
牙周治疗到底怎么做?分阶段解析
牙周治疗不是简单的"洗牙",而是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的方案。对于轻度牙龈炎,通常通过1-2次洁治就能改善,重点是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
中度牙周炎就需要更深层的治疗了。医生会进行龈下刮治,清除藏在牙龈下面的牙结石。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打麻药,分2-4次完成。治疗后会明显感觉牙龈不那么容易出血了,口气也清新很多。
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牙周手术,比如翻瓣术、植骨术等。不过别被吓到,现在都有微创技术,起来比想象中快得多。
治疗后如何护理?记住这5点
治疗只是步,后期维护更重要:
1. 改用软毛牙刷,学习巴氏刷牙法
2. 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或冲牙器
3. 戒烟限酒,这两样都会加重牙周问题
4. 每3-6个月做一次清洁
5.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
关于牙周治疗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这是典型的因果倒置。牙缝变大是因为原本填满缝隙的牙结石被清除了,暴露出真实的牙齿状态。
误区二:治疗一次就能
牙周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就像高血压需要定期监测一样,牙周健康也需要定期维护。
误区三:年纪大了都会掉牙
牙齿脱落不是年龄的错,而是长期牙周问题导致的。做好预防治疗,80岁也能拥有一口好牙。
什么时候该去看牙周医生?
建议有以下情况尽快就医:
- 刷牙出血持续超过1周
- 牙龈红肿、触碰疼痛
- 牙齿有松动感
- 牙龈萎缩露出牙根
- 口腔异味长期存在
牙周健康是口腔健康的根基,千万别等牙齿松动了才后悔莫及。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省钱又省心的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