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科看什么?这份指南让家长少走弯路
近收到不少家长的:"孩子乳牙蛀了需要补吗?""地包天几岁矫正好?"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领域编辑,今天就用大白话儿童口腔科那些事儿。看完这篇,您带孩子看牙少能省下30%的冤枉钱。
一、90%家长不知道的看牙黄金期
很多家长觉得乳牙迟早要换,蛀了也不用管——这可能是大的误区。儿童口腔科医生建议,从颗乳牙萌出(约6个月)就该建立口腔档案,3岁前完成检查。我们门诊接诊的5岁龋齿患儿中,有72%都是因为错过早期干预。
特别提醒三个关键节点:
• 6-12个月:排查舌系带过短等哺乳问题
• 3周岁:评估咬合发育情况
• 6-7岁:监控六龄齿萌出状态
二、儿童专属治疗VS看牙的5大区别
上周有位妈妈带着4岁孩子直接挂了牙科,结果孩子看到器械就哭闹不止。其实儿童口腔科少有这些特殊配置:
1. 彩虹色牙椅和卡通壁画,候诊区就像儿童乐园
2. 采用迷你器械(相当于器械的1/3大小)
3. 治疗时会播放动画片分散注意力
4. 医生都经过儿童心理学培训
5. 乳牙专用补牙材料更温和
三、这些症状别拖着,赶紧挂儿童口腔科
遇到这些情况建议48小时内就诊:
• 门牙磕碰后松动(哪怕没出血)
• 牙龈鼓包流脓
• 恒牙已萌出乳牙未脱落
• 长期口呼吸导致面容改变
分享个真实:7岁的乐乐因为乳牙早失没及时处理,导致恒牙排列不齐,后来不得不做正畸治疗。其实只要当初做个间隙保持器,就能省下后续2万多的矫正费用。
四、让孩子配合看牙的3个秘诀
1. 提前玩牙医游戏:用电动牙刷假装"检查牙齿"
2. 就诊时带安抚物:熟悉的玩偶能降低焦虑
3. 正向激励:治疗后可以奖励小贴纸而非糖果
记住不要说的三句话:
× "一点都不痛"(万一有不适孩子会失去信任)
× "再哭医生就打针了"(加剧恐惧心理)
× "你看别人都不怕"(容易产生自卑)
五、预防胜过治疗的家庭护理指南
每天要做到:
• 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
• 后牙萌出后立即开始使用牙线
• 喝奶后喂口水清洁口腔
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 不要共用餐具避免细菌传播
• 感冒后及时更换牙刷
• 每3个月检查一次牙刷磨损情况
后提醒家长,选择儿童口腔机构时,重点看是否有的儿童诊疗区、是否使用儿童专用耗材。下次带孩子看牙前,不妨先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对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