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很多人对洗牙这件事犹豫不决:有人说洗牙会让牙齿变松,有人说洗完牙缝会变大,还有人说每年洗牙就是浪费钱。作为一个在医美行业工作多年的从业者,今天我们就来洗牙这件事,用直白的话告诉你。

洗牙究竟洗的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洗牙就是把牙齿表面刷不掉的污渍去掉,其实远不止这么简单。洗牙的名称叫"洁治",主要是清除牙齿上的牙菌斑、牙结石以及色素沉积。这些脏东西光靠刷牙是解决不了的,尤其是牙结石,它会像水泥一样牢牢粘在牙齿上,时间久了还会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炎甚牙周病。
洗牙真的会让牙齿变松吗?
这是常见的误解。洗牙本身不会让牙齿松动,如果你洗完牙感觉牙齿有点松动,那恰恰说明你的牙齿早就出问题了。长期堆积的牙结石会让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这时候牙结石反而成了"支撑"。洗掉牙结石后,原本被掩盖的问题暴露了出来,让人误以为是洗牙导致的。这就好比拆掉危房的脚手架,房子摇摇欲坠不是拆架的错。

为什么有人洗完牙会觉得敏感?
牙结石长期覆盖在牙齿表面,就像给牙齿穿了件"脏外套"。洗牙把这层外套脱掉后,牙齿突然直接接触外界,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敏感现象,一般1-2周就会自行消失。如果敏感,可以使用牙膏来缓解。
洗牙会不会损伤牙釉质?
正规的超声波洗牙是通过高频振动击碎牙结石,不是直接打磨牙齿。的洁牙师会调整合适的功率,并且在操作时保持仪器头与牙齿表面平行,不会损伤牙釉质。但要注意,那些小美容院几十块钱的洗牙,很可能是用不规范的工具刮牙齿,这种确实有风险。
到底多久洗一次牙合适?
口腔医生一般建议每6-12个月洗一次牙,但具体频率因人而异:吸烟、喝咖啡喝茶多的人可能需要3-6个月洗一次;牙龈容易出血的人可能需要更频繁些;而口腔状况特别好的人可以适当延长间隔。重要的是定期检查,让医生给出建议。

洗牙前需要注意什么?
洗牙前不需要特别准备,但有以下情况要提前告诉医生:有传染性疾病、戴心脏起搏器、怀孕等。女性好避开生理期,因为这段时间牙龈容易出血。洗牙当天不要吃太烫或太硬的食物,避免刺激刚刚清洁过的牙齿。

洗牙后要怎么护理?
洗牙后1-2小时内不要进食,24小时内避免抽烟、喝咖啡、喝茶等容易染色的饮食。如果出现轻微出血是正常现象,可以用淡盐水漱口。重要的是继续保持良好的刷牙习惯,每天少两次,配合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这些情况说明你该去洗牙了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建议尽快预约洗牙: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口腔有异味即使刷牙后也无法消除;牙齿表面有明显的黄色或黑色沉积物;吃东西容易塞牙;牙龈看起来红肿或退缩。这些都是口腔发出的预警信号。
洗牙到底值不值得花钱?
很多人觉得洗牙是可有可无的消费,其实定期洗牙是省钱的口腔保健方式。洗一次牙的费用通常在200-500元,而如果因为不洗牙导致牙龈炎、牙周病,后续治疗费用可能要几千甚上万。更重要的是,牙齿问题往往不可逆,等到牙齿松动脱落再治疗就晚了。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对洗牙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记住,洗牙不是美容项目,而是基础的口腔保健。与其把大把钱花在牙齿美白上,不如先把基础的口腔健康维护好。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洗牙的疑问,建议直接牙科医生,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适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