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治疗到底值不值得做?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刷牙出血好几年了,应该没事吧?"这是牙周病患者常说的话。当牙龈开始红肿、出血,很多人以为只是"上火",却不知道这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
什么是牙周病?
简单来说,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就像房子的地基坏了,再漂亮的房子也会倒塌。牙齿也一样,如果支撑它的牙龈和牙槽骨被,再好的牙齿也会松动脱落。
常见的表现就是刷牙出血、牙龈红肿、口臭。如果放任不管,炎症会逐渐向深处发展,形成牙周袋,终导致牙齿松动。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来看医生,这时候治疗难度和治疗费用都会大大增加。
哪些人容易得牙周病?
类是刷牙不认真的人。牙菌斑是罪魁祸首,如果清洁不到位,细菌就会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膜。
第二类是吸烟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牙龈,降低局部免疫力,加速牙周组织。
第三类是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好的人,口腔更容易发生感染,伤口愈合也慢。
另外,孕妇、更年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也容易出现牙龈问题。
牙周治疗到底怎么做?
治疗的核心就是去除病因——牙结石和菌斑。根据病情程度,治疗分为几个阶段:
基础治疗:也就是洗牙和龈下刮治。医生会用器械清除牙龈上下的牙结石,就像给牙齿做一次大扫除。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酸胀,但一般不需要打麻药。
手术治疗:对于病例,可能需要进行牙龈翻瓣手术,清除深部的炎症组织。
维护治疗: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牙周治疗后也需要定期复查和清洁,一般3-6个月一次。
治疗过程痛不痛?
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现在的牙科设备和技术已经让治疗过程舒适很多。洗牙时可能会有轻微的酸胀感,但完全可以忍受。如果实在怕痛,可以提前和医生沟通,必要时可以用表面麻醉。
要说痛,其实牙周病不治疗的后果更"痛"——牙齿松动、脱落,到那时再做治疗,不仅费用更高,也会扣。
治疗后要注意什么?
治疗后24小时内不要吃过冷过热的食物,避免刺激牙齿。刷牙要轻柔,使用软毛牙刷。医生通常会建议使用牙缝刷或冲牙器,帮助清理牙刷够不到的地方。
重要的是改变刷牙方法。很多人刷牙像"锯木头",横着大力刷,这样反而会损伤牙龈。正确的刷牙方法是"巴氏刷牙法",牙刷斜45度放在牙龈边缘,小幅度颤动。
治疗费用贵不贵?
费用取决于病情程度和治疗方案。基础洗牙一般几百元,龈下刮治根据牙齿数量在千元左右。比起牙齿松动后做种植牙,早期治疗的费用要低得多。
很多可以报销部分治疗费用,具体可以当地医院。有些单位的口腔也可以利用起来。
早发现早治疗关键
牙周病是个沉默的,早期不痛不痒,等有感觉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建议成年人每年少做一次口腔检查,就像每年体检一样。
如果发现刷牙出血、牙龈红肿,别不当回事,尽早去看牙医。记住:治疗越早,越好,花费越少。
健康的牙齿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之一。从现在开始,认真刷牙,定期检查,让我们的牙齿陪伴我们更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