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齿治疗:家长关心的5个问题和解答
当孩子乳牙出现小黑点或喊牙疼时,很多家长会陷入纠结:该不该治疗?会不会影响恒牙?作为从业多年的儿童牙科医生,我发现家长们的问题往往集中在几个关键点上。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说说儿童牙齿那些事。
一、乳牙坏了要不要治?
很多老人说"乳牙反正要换,不用管",这是大的误区。乳牙从6个月萌出到12岁左右替换完毕,要服役6-10年。这段时间里,乳牙蛀坏可能引发三个问题:
1. 影响咀嚼导致营养不良
2. 蛀牙细菌可能感染下方恒牙胚
3. 过早缺失会导致恒牙排列不齐
去年有个7岁患儿,家长拖了2年才来,结果恒牙还没长出就已被蛀牙细菌感染,后续治疗多花了3倍费用。
二、孩子看牙哭闹怎么办?
恐惧往往来自未知。建议治疗前做好三件事:
1. 用绘本或动画片讲解治疗过程
2. 选择有儿童诊室的机构,环境更温馨
3. 次尽量做简单检查,建立信任感
现在很多诊所配备动画眼镜,孩子可以边看动画边治疗。对于特别抗拒的孩子,可以采用"行为诱导法",比如奖励贴纸、治疗等方式。
三、窝沟封闭几岁做合适?
这是预防蛀牙有效的手段之一,有三个关键时间点:
3-4岁:乳磨牙完全萌出时
6-7岁:恒磨牙(六龄齿)长出
11-13岁:第二恒磨牙萌出期间
注意!不是做完就一劳永逸,每半年需要复查封闭剂是否脱落。临床数据显示,做好窝沟封闭可使磨牙蛀坏率降低80%。
四、矫正牙齿是不是越早越好?
需要分情况看待:
必须早期干预的情况:
• 地包天(3-5岁就要处理)
• 龅牙导致闭唇困难
• 不良习惯如口呼吸、吐舌
可以等换牙后的情况:
• 单纯牙列不齐
• 轻度拥挤
现在有种"儿童早期矫治器",适合3-12岁孩子,每天佩戴10小时就能逐步调整颌骨发育。
五、日常护理容易忽略的细节
1. 牙膏用量:3岁以下米粒大小,3-6岁豌豆大小
2. 刷牙角度:牙刷45度朝向牙龈沟
3. 定期涂氟:每3-6个月一次,强化牙釉质
4. 戒夜奶:1岁后尽量改用杯子喝奶
提醒家长,孩子6岁前都需要家长帮助刷牙,研究发现孩子自己刷牙会漏掉40%的牙面。
给家长的实用建议
带孩子看牙记住三个要点:
1. 选择上午就诊,孩子配合度更高
2. 避免说"别怕""不疼"等暗示性语言
3. 治疗后可准备温凉的流食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情况要尽快就医:经常塞牙、刷牙出血、拒绝咬硬物、面部不对称。早发现早治疗,孩子少受罪,家长少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