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套怎么选?这份正畸避坑指南帮你省钱又
近两年,身边戴牙套的朋友突然多了起来。不管是地铁上的学生党,还是写字楼里的都市白领,金属牙套和隐形牙套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今天就跟大家牙套那些事儿——怎么选才不踩坑?哪种方式性价比高?正畸路上有哪些必须知道的秘密?
一、先搞明白:你的牙齿真的需要矫正吗?
很多人看到网红们整齐的大白牙就冲动想戴牙套,但矫正牙齿绝不是为了跟风。建议先对照这几个常见症状:吃饭经常塞牙、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自然状态下嘴巴闭不拢、拍照时总不敢露齿笑。如果出现这些问题,可以去正规口腔医院拍个片子,医生会用数据告诉你是否需要矫正。
特别提醒青少年家长:8-14岁是矫正黄金期,这时候颌骨还在发育,矫正难度小、费用低。见过太多家长等孩子高考后才想起来矫正,结果要多花2-3倍的时间和。
二、5种常见牙套拼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牙套分为5大类,各有利弊:
1. 传统金属牙套:就是常说的"钢牙",价格亲民(1万-2万左右),适合复杂病例。缺点是美观度差,容易磨出口腔溃疡。
2. 陶瓷半隐形牙套:托槽是牙色的陶瓷材质,3米外看不明显(2万-3.5万)。比金属牙套厚,有些人会觉得嘴更凸。
3. 舌侧隐形牙套:装在牙齿内侧,完全看不见(5万起)。但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说话可能大舌头,清洁特别麻烦。
4. 隐形牙套:像透明牙托能自由摘戴(3万-6万)。适合自律性强的人,每天必须戴满22小时,丢了要花大价钱补做。
5. 自锁牙套:金属或陶瓷材质,复诊间隔长(2万-4万)。减少了结扎丝刮嘴的情况,矫正速度能快1-3个月。
三、牙套脸、黑三角...这些风险没人告诉你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有人戴完牙套反而显老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牙套脸——因为长期咀嚼力下降,太阳穴和面颊凹陷。不过别担心,摘掉牙套正常吃饭后,大部分人能七八成。
另一个常见问题是牙龈萎缩形成的"黑三角",尤其是原本牙齿拥挤的人更容易出现。预防关键是做好口腔清洁,建议买冲牙器和牙缝刷,光靠牙刷根本不够。
四、过来人的血泪经验
1. 千万别贪便宜选小诊所!见过太多矫正失败的,牙齿松动、咬合紊乱的修复费用比当初省的钱贵十倍。
2. 医院排队久但靠谱,私立机构服务好但要认准正规资质。有个简单判断方法:看看医生有没有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COS)的会员资格。
3. 保持器少要戴2年!很多人以为摘了牙套就万事大吉,结果半年就反弹,前功尽弃。
五、关于价格的真心话
同样是隐形矫正,为什么有人花3万有人花8万?主要差在三个方面:一是病例难度,二是医生资历(很多根本不接简单),三是品牌溢价。建议多面诊几位医生,对比方案和报价。记住,矫正费用通常可以,千万别被忽悠一次付清。
后提醒大家:牙齿矫正堪比小型整容,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过程中可能会经历牙酸咬不动东西、托槽脱落跑急诊、每个月复诊调钢丝的疼痛...但当你看到镜子里的笑容越来越自信时,这些付出都值了。
如果看完还有疑问,欢迎留言告诉我你关心的问题,下期我可以专门讲讲牙套期间的饮食攻略和口腔护理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