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不重视?小心牙齿提前“退休”!这份防治指南请收好
早晨刷牙时,牙龈又出血了?吃个苹果却发现上面有血迹?你可能觉得“上火”了,但很可能是牙周病在作祟。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我国35岁以上人群超80%存在牙周问题,但真正重视的人却不到。
一、牙周病不是小问题,它的危害超乎想象
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不是病,殊不知牙周病的发展像温水煮青蛙——早期只是牙龈红肿(牙龈炎),若不干预,细菌会逐渐牙槽骨,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更令人担忧的是,牙周病菌可能通过引发全身疾病:
- 心血管风险↑:研究显示,牙周炎患者心梗风险是常人的2倍 - 血糖控制难:糖尿病患者若合并牙周炎,血糖更难稳定 - 孕妇需警惕:重度牙周炎可能增加早产几率
二、这些信号提醒你:该看牙医了!
牙周病早期不痛不痒,但身体会给你“求救信号”:
✔ 刷牙/啃硬物时牙龈出血(非外伤) ✔ 口腔异味顽固,漱口水也难缓解 ✔ 牙龈从粉红变暗红,甚肿胀发亮 ✔ 牙齿看起来“变长”(其实是牙龈萎缩) ✔ 吃东西使不上劲,牙齿微微松动
若出现以上任一症状,建议尽快到正规机构做牙周探诊检查,医生会用小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正常≤3mm),必要时拍片查看牙槽骨状况。
三、防治牙周病,做好这5件事比吃药管用
1. 巴氏刷牙法才是道 硬横刷只会伤牙龈!建议牙刷倾斜45度,短距离水平颤动清洁牙龈沟,每次少2分钟。电动牙刷选择敏感模式更友好。
2. 牙线不是选修课 再好的牙刷也清洁不到牙缝,每天睡前用牙线清理嵌塞食物(注意是上下刮蹭,不是生拉硬拽)。
3. 洗牙≠美容项目 每年1-2次超声波洗牙能清除顽固牙结石,洗牙出血多是正常现象,别被网上“洗牙伤牙”谣言误导。
4. 戒烟!戒烟!戒烟! 吸烟会大幅加速牙槽骨吸收,老烟民往往50岁就开始掉牙,戒烟后牙龈循环会明显改善。
5. 糖尿病患者要格外警惕 血糖波动更易引发牙周感染,建议每3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
四、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解答
Q:刮治治疗会很痛吗? A:现在有舒适化治疗选项(表面麻醉/镇静),中重度牙周炎做刮治时基本感,治疗后短暂敏感属正常现象。
Q:松动的牙齿必须拔掉吗? A:不一定!通过牙周夹板固定+骨再生术,很多Ⅱ度松动牙能保留多年,但Ⅲ度松动建议尽早拔除避免影响邻牙。
Q:治疗费用能报销吗? A:基础洁治、刮治部分项目可报销,但骨增量手术等属于自费范畴,具体需当地政策。
后提醒:网传的“盐水漱口治牙周炎”“牙龈疗法”都没有科学依据,拖延治疗只会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早发现早干预,才能保住你的原生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