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前必看的5个注意事项 | 医生解答常见问题
早上八点,李女士捂着半边脸走进诊室:"医生,我这颗智齿疼了三天睡不着觉,是不是非得拔掉了?"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口腔科上演。拔牙虽然常见,但很多人对整个过程充满疑问和担忧。今天就让我们用直白的语言,说说关于拔牙那些实实在在的事。
一、什么样的牙齿需要拔?
不是所有问题牙齿都需要拔除,但遇到以下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拔牙:
- 智齿发炎:位置不正的智齿反复肿痛,像"定时炸弹"一样影响生活质量
- 龋坏:牙齿烂到根部,连牙根都保不住了
- 牙齿松动:重度牙周炎导致牙齿摇摇欲坠
- 正畸需要:为了给其他牙齿腾出排列空间
不过具体要不要拔,还得让医生用设备检查后判断。有时候看着的牙齿,通过治疗还能挽救。
二、拔牙前要做哪些准备?
医生每次给患者拔牙前都会叮嘱三件事:"吃得饱饱的再来,带上之前的检查报告,女生避开生理期。"这看似简单的提醒,其实很有讲究:
- 吃顿正经饭:拔牙后2小时内不能进食,术前吃饱能避免低血糖
- 停用抗凝血药: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的要提前医生
- 素颜就诊:特别是口红和粉底可能影响医生观察面色
- 心理准备:紧张情绪会影响麻药,可以听听音乐放松
三、拔牙过程到底疼不疼?
张同学躺在牙椅上紧张得发抖:"医生,我能不能抓着扶手?"其实现在的麻醉技术很成熟,整个过程疼的可能是打麻药那一刻——就像被蚊子叮一下。
整个拔牙过程大致分四步:
- 消毒口腔(碘伏味道有点怪)
- 注射麻醉(1-2分钟起效)
- 拔除牙齿(有拉扯感但觉)
- 伤口处理(填止血棉球)
复杂牙齿可能需要切开牙龈,但都在麻醉状态下进行,不用过度担心。
四、拔牙后怎么护理才快?
刚拔完牙的陈先生咬着棉球含糊不清地问:"医生,我今晚能刷牙吗?能吃火锅吗?"这是术后常遇到的问题:
- 止血棉球:咬住40分钟再轻轻吐出,别老用舌头去舔
- 冰敷技巧:第隔着毛巾冰敷,每次15分钟停15分钟
- 饮食选择:头两天喝温凉的粥、鸡蛋羹,第三天可以吃软面条
- 清洁方式:24小时后用软毛牙刷避开伤口轻轻刷
记住一个原则:所有动作都要"轻、慢、柔",粗暴漱口可能导致血块脱落。
五、这些情况要立即回医院
赵孙子拔牙后说:"奶奶我嘴里老有血丝。"这种情况正常吗?出现以下症状就要警惕:
- 术后24小时后仍大量出血(吐出来的全是鲜血)
- 剧烈疼痛超过3天且止痛药无效
- 面部肿胀持续加重伴随发热
- 口腔有异味或黄色分泌物
正常情况下,轻微渗血、张口困难(3-5天缓解)、低热(不超过38℃)都属于正常反应。
关于拆线和时间
普通拔牙3天就不怎么疼了,但完全愈合需要:
- 简单拔牙:1-2周牙龈初步愈合
- 复杂拔牙:完全要1-3个月
- 缝合伤口:7-10天后拆线
年轻人比老年人快,吸烟会显著延长愈合时间。
几个实用小建议
后分享几个医生不说你可能不知道的细节:
- 拔牙好选上午,下午出现状况方便复诊
- 术前涂润唇膏,避免长时间张口导致嘴角裂
- 准备几个冷冻矿泉水瓶,比冰袋方便贴合面部
- 睡觉时垫高枕头,能减轻肿胀感
拔牙不是大事,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做好这些准备,就能让整个过程更顺利。如果看完还有疑问,建议直接预约医生面诊,毕竟每颗牙齿的情况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