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洁牙到底有没有必要?从业十年牙医说出大实话
前几天有位家长带着孩子来诊所,说在小区旁边的牙科做了洁牙,回去发现牙龈有点出血,担心是不是被过度治疗了。其实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很多人在洁牙后都会产生各种疑问。今天我就用十年牙科从业经验,跟大家洁牙那些事。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洁牙?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牙齿表面有黄色或褐色的牙结石,刷牙时经常出血,或者感觉口气不太清新,这些都可能是需要洁牙的信号。特别是平时爱喝咖啡、茶的朋友,牙齿容易附着色素,定期洁牙能有效保持牙齿洁净。
有些人以为每天认真刷牙就不用洁牙了,其实这是个误区。牙刷只能清洁牙齿表面,对牙缝和牙龈沟这些隐蔽部位很难清洁,这些地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牙结石,需要设备才能清除干净。
洁牙会不会损伤牙齿?
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正规的洁牙操作是不会损伤牙齿的。现在的洁牙设备多采用超声波技术,通过高频震动将牙结石震碎,而不是直接切削牙齿。那些说洁牙会把牙釉质磨薄的说法,其实是对洁牙原理的误解。
洁牙后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牙齿敏感,或者像前面提到的牙龈轻微出血,这都是正常现象。因为清除牙结石后,原本被覆盖的牙根面暴露出来,需要一段时间适应。通常这些症状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
多久做一次洁牙比较合适?
一般来说,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洁牙。但具体频率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比如吸烟人群、糖尿病患者,或者正在接受正畸治疗的人,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洁牙。而口腔卫生保持得特别好的人,可以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洁牙并非越频繁越好。过度洁牙反而可能对牙齿造成不必要的刺激。重要的是养成日常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配合定期的洁牙,才能让牙齿保持健康状态。
这些洁牙误区你要知道
很多人认为洁牙就是美白牙齿,其实不然。洁牙主要目的是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预防牙周疾病。虽然清除色素后牙齿会显得干净些,但这跟美白是不同的概念。
还有人觉得洁牙后牙缝变大了,以为是洁牙造成的。事实上,牙缝本来就被牙结石填满,清除后空间显露出来,才会给人牙缝变大的错觉。如果不及时清除这些牙结石,长期牙龈,会导致更的牙周问题。

选择洁牙机构要注意什么
建议大家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洁牙。正规机构的消毒措施更严格,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而且医生在洁牙前会先做口腔检查,根据你的牙齿状况调整洁牙方案。
比如有牙龈炎的人,可能需要分次洁牙;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洁牙设备。这些细节都需要医生来判断,不是所有洁牙机构都能做到这么细致。
后提醒大家,洁牙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手段,但绝不能替代日常口腔护理。每天认真刷牙、使用牙线,配合定期洁牙,才能让我们的牙齿陪伴我们更久。如果你还有其他洁牙方面的疑问,建议牙科医生,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合适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