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预防保健千万别忽略 牙医教你3个护牙关键
近接诊时遇到不少患者,明明每天刷牙却还是蛀牙、牙龈出血。仔细一问,很多人连牙线都没用过,更别说定期洗牙了。今天就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说说那些牙医想提醒大家的护齿要点。
为什么天天刷牙还会出问题?
很多人以为早晚刷牙就万事大吉,其实牙齿有五个面,牙刷只能清洁到其中三个。特别是后牙的邻接面和牙龈沟,容易藏匿牙菌斑。临床数据显示,使用牙线的人群患龋率比不用者低38%。
另外刷牙方式也大有讲究。常见的横向刷牙就像锯木头,长期下来会导致牙齿颈部出现楔状缺损。建议采用巴氏刷牙法:刷毛与牙龈呈45度角,小幅水平颤动,每个区域刷8-10次。
这三种情况必须立即就医
1. 牙龈出血超过一周:可能是牙周炎早期信号,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牙槽骨吸收
2. 牙齿遇冷热敏感:可能是龋齿已伤及牙本质,继续发展会引发牙髓炎
3. 口腔溃疡两周不愈:需要排查全身性疾病或癌变可能
特别提醒孕妇群体,妊娠期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建议孕前做好口腔检查。
经济有效的三项防护
定期洗牙:每年1-2次清洁能有效预防牙结石堆积。有患者反馈洗牙后牙缝变大,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缝隙露出来了。
窝沟封闭:儿童6-12岁期间,给恒磨牙的沟隙涂上保护层,防龋达80%以上。成年人深窝沟牙齿也可以做。
含氟牙膏:氟化物能促进牙齿再矿化。注意3岁以下儿童用量不超过米粒大小,避免吞咽。
不同年龄段的护齿重点
儿童期(0-12岁):从颗乳牙萌出就要清洁,避免奶瓶龋。建议每3个月检查一次。
青少年(12-18岁):矫正牙齿黄金期,同时要注意智齿萌出情况。
中青年(18-45岁):牙周病高发阶段,建议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
中老年(45岁以上):关注牙龈萎缩导致的根面龋,缺牙要及时修复避免邻牙倾斜。
关于护牙的常见误区
误区1:"洗牙会让牙齿变松"——其实是牙周炎导致的松动,洗牙反而能阻止病情恶化
误区2:"牙疼才需要看医生"——很多口腔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
误区3:"老掉牙是自然现象"——牙齿完全可以终身使用,脱落多因牙周疾病导致
后提醒大家,选择口腔机构时要注意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生应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日常做好预防保健,远比出现问题再治疗要轻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