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不重视?小心牙齿提前“下岗”!这5个信号别忽略
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吃苹果留下血印?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症状,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作为困扰我国90%成年人的口腔“隐形”,牙周病早期不痛不痒,等出现牙齿松动时往往已到中晚期。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问题。
什么是牙周病?
简单来说,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染。就像大树周围的土壤流失会危及树木稳定,当牙龈、牙槽骨等支持组织被,牙齿就会逐渐失去支撑。临床数据显示,35岁以上人群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不是蛀牙,而是牙周病。
5个早期信号要警惕
1. 刷牙出血:健康的牙龈不会轻易出血,若持续一周以上需注意
2. 口腔异味:牙菌斑堆积会产生特殊气味
3. 牙龈肿胀:牙龈边缘呈现暗红色或膨隆
4. 牙齿敏感: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
5. 牙齿位移:原本整齐的牙齿出现缝隙
牙周病发展三阶段
牙龈炎阶段:仅牙龈边缘发炎,及时治疗可完全
轻中度牙周炎:出现牙周袋,牙槽骨开始吸收
重度牙周炎:牙齿松动移位,咀嚼功能受影响
日常预防的黄金法则
选用小头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
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这是牙刷无法触及的“卫生死角”;
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清除顽固牙结石;
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牙周感染。
治疗手段有哪些?
对于早期患者,通过洁治术(洗牙)和龈下刮治就能有效控制;
中晚期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激光治疗或引导骨再生术;
伴随牙齿松动的患者可能需要佩戴牙周夹板固定。
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
洗牙会伤牙齿吗?正规操作不会损伤牙釉质
治疗疼不疼?现代麻醉技术能治疗舒适度
能吗?虽不可逆但可控制,需终身维护
特别提醒三类人群
孕妇激素变化易致“妊娠期牙龈炎”;
吸烟者症状往往更隐蔽,病情进展更快;
戴矫正器的青少年要格外注意口腔清洁。
别等牙齿掉了才后悔
很多患者抱着“不疼不用治”的心态拖延治疗,终付出更高治疗代价。牙齿就像身体的其他器官,早期干预好。如果发现文中提到的任何症状,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毕竟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用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