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不是小问题!出现这5个信号要当心
早上刷牙时牙刷上有血迹?吃苹果总有血印子?这些你以为的"上火"症状,很可能是牙周病的预警信号。作为长期忽视的口腔问题,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高达85%,但主动就诊的人数不足20%。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沉默的口腔""。
牙周病到底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就像房子的地基坏了,牙齿会慢慢松动。初期可能只是牙龈出血,发展到后期会导致牙齿脱落。更要注意的是,牙周病菌可能通过进入全身,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都存在关联。
5个危险信号别忽视
1. 刷牙出血:这是早期的警告,很多人误以为是牙刷太硬
2. 持续性口臭:普通漱口水无法消除的异味
3. 牙龈颜色变深:健康的牙龈是淡粉色,发炎会变成暗红
4. 吃东西使不上劲:开始出现咀嚼无力感
5. 牙齿变长:其实是牙龈萎缩导致的视觉误差
为什么会得牙周病
罪魁祸首是牙菌斑。1毫克牙菌斑含有上亿细菌,它们形成的牙结石会不断刺激牙龈。吸烟、熬夜、压力大都是帮凶。特别提醒戴隐形牙套的朋友,更要注意清洁,否则更容易滋生细菌。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每天两次刷牙远远不够。建议使用小头软毛牙刷,配合牙线清理牙缝。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就像给牙齿做"大扫除"。已经有轻微症状的朋友,可以试试冲牙器,但要注意控制水流强度。
治疗要分阶段
轻度的龈炎通过洗牙就能改善。中重度患者需要做龈下刮治,相当于深度清洁"牙根"。现在还有激光治疗等新方法。记住:一旦发现牙龈萎缩是不可逆的,越早干预越好。
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
"洗牙会让牙缝变大"是大误解,其实是因为清除了原有的牙结石。"治疗很疼"也是过时观念,现在有舒适化治疗选择。关键是要找正规医疗机构,街边小店的消毒不规范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特别提醒三类人群
孕妇激素变化更容易引发牙龈炎;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慢,牙周病进展更快;正畸患者要加倍注意清洁。建议这些人群每3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
牙齿问题没有小事,今天的忽视可能换来明天的痛苦。如果发现上述任何症状,建议尽早到口腔科做检查。记住:健康的牙龈不会出血,就像健康的皮肤不会无故流血一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