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齿治疗家长关心的5个问题,解答来了
当孩子的乳牙出现问题,很多家长的反应是"反正会换牙,不用管"。这个误区可能让孩子错过佳治疗时机。作为从业10年的儿童齿科医生,我想告诉你: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甚关系到孩子的面部骨骼生长。
一、乳牙龋齿到底需不需要治疗?
上周有位5岁患儿,家长发现孩子大牙发黑但没疼痛,认为"等换牙就好"。检查后发现已经发展到牙髓炎,治疗难度增加3倍。乳牙的牙釉质较薄,龋坏速度是的2-3倍。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恒牙胚发育异常、牙齿排列不齐、影响咀嚼功能导致。
二、几岁开始做牙齿检查合适?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约1岁前)进行检查。实际诊疗中发现,3岁以下幼儿的"奶瓶龋"发生率高达28%。早期检查能发现牙齿发育异常、咬合问题等,通过涂氟等简单手段就能预防80%的龋齿发生。
三、儿童补牙和有什么不同?
上周给7岁小朋友做树脂补牙时,妈妈惊讶发现我们用了彩虹色材料。这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专门研发的儿童专用玻璃材料,具有更高延展性以适应换牙期牙床变化。治疗过程会采用:麻醉仪、橡皮障隔湿、全程陪伴安抚等适合儿童的特殊方式。
四、钢丝矫正器适合所有孩子吗?
近接诊的11岁患者,外院建议直接戴金属托槽。经评估发现是口呼吸导致的牙弓狭窄,先用扩弓器配合呼吸训练,矫正周期缩短了4个月。儿童正畸讲究"时机选择",7-8岁乳恒牙交替期是干预地包天、龅牙的黄金阶段,但具体方案要结合骨骼发育情况。
五、如何让孩子配合治疗?
上周治疗中,有个6岁女孩全程自己拿着口镜配合操作。秘诀在于我们诊所实行的"分步适应法":次来只玩牙椅升降游戏,第二次用棉签模拟检查,第三次才正式治疗。家长平时可以通过牙齿绘本、角色扮演游戏消除孩子恐惧感。
后提醒家长:每3-6个月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发现异常早干预。保护好乳牙,就是给孩子好的恒牙礼物。如果关于儿童牙齿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文数据来自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专委会2023年临床指南,治疗方案需经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