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到底适合哪些人?正畸科医生一次说清楚
近总有人问我:"医生,我这个年龄还能做牙齿矫正吗?""矫正一定要拔牙吗?"作为一名在正畸科工作12年的医生,今天就用直白的话跟大家牙齿矫正那些事。
哪些情况建议做牙齿矫正?
先说说常见的几种情况:龅牙、地包天、牙齿拥挤、牙缝过大。很多人以为矫正只是为了好看,其实咬合不正会影响咀嚼功能,长期下来可能导致牙龈萎缩、牙齿磨损。比如前牙对不齐的,啃苹果都费劲;地包天的,下牙会顶着上牙越来越突出。
有个28岁的程序员患者,因为牙齿拥挤经常塞牙,牙龈反复发炎。矫正一年半后,不仅刷牙更方便,连原来总塞牙的后槽牙都容易清洁了。这说明矫正不只是"面子工程",更是口腔健康的基础投资。
年龄不是限制
很多人担心年纪大了不能矫正,其实只要牙周健康,40岁也能做。上周刚有个45岁的中学老师结束矫正,她戴的是陶瓷托槽,平时上课几乎看不出来。当然青少年确实是黄金期,骨骼可塑性更强,矫正时间通常比成年人短半年到一年。
不过要特别注意:有牙周病的需要先治疗,怀孕期间建议暂缓矫正。我们科室接诊过小的患者是8岁(乳牙期反颌),年龄大的52岁(前牙稀疏影响发音),关键要看个人口腔条件。
矫正前必须知道的3件事
,不是所有人都要拔牙。是否需要拔牙取决于牙齿拥挤程度和颌骨空间,现在有推磨牙向后、片切等替代方案。第二,矫正器选择因人而异。金属托槽性价比高,隐形牙套适合对美观要求高的,舌侧矫正隐蔽但费用较高。第三,保持器少戴2年!好多反弹都是因为没认真戴保持器。
有个细节很多人忽略:矫正期间更要注重清洁。隐形牙套要每天刷洗,固定托槽得用牙缝刷。我们建议每次复诊都带牙刷,护士会教具体清洁手法。
关于矫正时间的
普通通常1.5-2年,复杂病例可能要到3年。千万别信"3个月快速矫正"的,牙齿是有生理限度的,太快会导致牙根吸收。每个月复诊一次,医生要根据牙齿情况调整力度,这和健身教练调整训练计划是一个道理。
遇到过久的是4年,因为患者经常出差耽误复诊。建议大家选择医院时考虑交通便利性,毕竟要定期报到。现在有些隐形矫正支持异地复诊,适合经常出差的人群。
矫正后会有后遗症吗?
规范操作下风险很小,可能出现的暂时性问题包括:初期牙齿酸软(3-7天适应期)、口腔溃疡(托槽摩擦)、牙根轻微吸收(通常无症状)。这些都是可逆的,我们科室每年600多例矫正,从没出现过网上传言的"牙齿松动脱落"情况。
关键要选对医生!正畸出身、有病例积累的医生更懂得控制力度。可以要求查看医生完成的照片,正规医院都会存档。记住:矫正方案是量体裁衣,别人的方案未必适合你。
后提醒:做完矫正只是开始,好好戴保持器才是终点。就像成功后要保持运动习惯一样,牙齿也需要时间巩固新位置。有任何矫正相关问题,建议到正规医院正畸科面诊,网上碎片化信息容易误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