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填充有必要做吗?这4个问题帮你搞懂补牙
吃口冰淇淋突然牙疼得倒吸凉气?照镜子发现牙齿上有黑线?这些可能都是龋齿发出的警报。很多人对补牙存在误解,觉得"不疼就不用管",等疼得睡不着觉才着急看医生。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说清龋齿填充那些事儿。
龋齿是怎么悄悄毁掉牙齿的
当牙菌斑遇上甜食,产生的酸会像蚂蚁搬家一样腐蚀牙釉质。初期只是牙面上出现白垩色斑点,这时及时干预还能逆转。如果放任不管,细菌就会突破牙釉质防线,在牙本质里"挖地道",形成肉眼可见的黑洞。等到伤及牙神经,那种钻心的疼会让你深刻理解什么叫"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补牙材料怎么选?不是越贵越好
现在常用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银汞合金硬度高但颜色扎眼,适合后牙;玻璃能释放氟化物保护牙齿,适合儿童;树脂材料颜色逼真,前牙修复。其实没有"好"的材料,只有适合的。就像选鞋子,运动鞋和皮鞋各有适用场合,关键看龋洞位置和大小。
有些患者一来就问"能不能用贵的",其实后牙用树脂反而容易磨损,前牙用银汞确实影响美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建议,没必要盲目追求高价材料。
补牙全过程
躺在牙椅上的半小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首先会用小镜子检查,可能配合X光片确认龋坏范围。去除腐质时可能有轻微酸胀感,现在都有技术不必紧张。接着消毒窝洞,根据深浅选择垫底材料保护牙髓。后填充材料并精细抛光,让补牙区域自然形态。整个过程就像精修艺术品,差之毫厘都会影响使用体验。
补完牙的注意事项
刚补完牙2小时内别吃东西,24小时内避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树脂材料完全固化需要时间,立即进食可能导致脱落。如果发现补牙后咬合不适,要及时复诊调整,千万别自己硬扛。平时刷牙要特别注意清洁补牙边缘,这个地方容易再次龋坏。
有人反映补牙后反而更敏感,这通常是暂时现象。就像伤口结痂时会痒,牙齿经过治疗也需要适应期。但如果持续一周以上,就要检查是否有微渗漏或继发龋。
这些补牙误区坑过不少人
大的误区就是"等疼了再治"。等自发痛出现时,往往已经需要根管治疗了,费用和时间成本都翻倍。还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补牙会越补洞越大",其实规范操作只会去除腐坏组织,健康的牙体组织都会保留。
另外要提醒大家,孕妇4-6个月是可以补牙的,拖着不治反而可能引发感染。糖尿病患者更要及时处理龋齿,口腔感染会影响血糖控制。
预防胜于治疗
再好的补牙也不如原装牙齿。每天两次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邻面,能预防80%的龋齿。容易蛀牙的人可以每半年涂氟一次,给牙齿穿上防护衣。小朋友建议做窝沟封闭,把磨牙上的沟沟缝缝保护起来。
记住:牙齿上的黑线、白斑,吃饭塞牙,冷水敏感,都是牙齿在喊救命。早发现早处理,既能少受罪又能省钱包。下次刷牙时多花30秒照照镜子,可能就是省下一次根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