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吃苹果时总在果肉上留下血印?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该洗牙了。但很多人对洗牙存在误解,觉得"洗牙会把牙缝洗大""洗牙很疼",今天我们就来洗牙那些事儿。
为什么你的牙齿需要定期"大扫除"
即便每天认真刷牙,牙菌斑还是会悄无声息地在牙齿表面堆积。特别是牙龈边缘和牙缝这些"卫生死角",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牙结石。这些"石头"不仅会让口气变差,更是引发牙龈炎、牙周病的罪魁祸首。
我遇到过不少患者,平时觉得自己牙齿挺好,结果洗牙时才发现牙龈下藏着大量结石。等出现牙齿松动再来就诊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度牙周炎了。
洗牙过程全
正规的洗牙可不是简单的"刷牙",而是分三步走:
1. 超声波洁牙:利用高频振动把大块的牙结石震碎脱落,这个时候会听到"滋滋"声,但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
2. 喷砂处理:用特制的盐粉冲洗掉色素沉积,爱喝咖啡、茶的朋友特别需要这一步
3. 抛光打蜡:给牙齿做个"美容",让表面更光滑,延缓牙菌斑再次堆积
整个过程大概30-40分钟,敏感的人可能会觉得有点酸,但谈不上疼痛。洗完当天避免吃过冷过热食物就行。
这些洗牙误区该打破了
误区一:洗牙会伤牙釉质
正规操作下,超声波只会击碎结石,对健康牙釉质没有任何伤害。那些洗完觉得牙齿变敏感的情况,其实是因为之前被牙结石包裹的牙根暴露出来了。
误区二: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牙缝本来就是存在的,只是之前被肿胀的牙龈和结石填满了。洗牙后虽然看着牙缝明显了,但这才是牙齿真实的状态。
误区三:刷牙认真就不用洗牙
再好的牙刷也清理不到牙龈下3mm的菌斑,这些隐蔽处的"垃圾"只能靠设备清除。
不同人群的洗牙频率指南
• 健康人群:每年1-2次
• 吸烟/喝茶人群:每半年1次
• 孕妇:孕中期可安排1次(需提前告知医生)
• 戴牙套的朋友:建议每3个月检查一次
• 糖尿病患者:需要更频繁的护理
特别提醒:洗牙不是美容项目,而是基础的口腔保健。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有洗牙套餐,价格在200-500元之间,比起后期治疗牙周病的花费划算多了。
洗牙后的注意事项
刚洗完牙的那几天,可能会觉得牙齿有点"漏风",这是正常现象。建议:
1. 24小时内避免食用染色食物(如酱油、咖喱)
2. 使用感牙膏缓解短暂不适
3. 学习正确的巴氏刷牙法
4. 配合使用牙线清理牙缝
记住,洗牙就像给牙齿做体检,定期维护才能防患于未然。下次再看到牙龈出血,可别简单归咎于"上火"了。你的牙齿,值得更好的呵护。